俄欧政治决裂不会带来英国脱欧那样的破坏性后果
无论第二次双边接触激增,还是俄日关系显著突破,基本都不可能
十年前叙利亚爆发抗议活动,之后迅速升级为冲突,后演变为全面内战……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Joe Biden)发表的首次全面外交政策讲话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目前他仍完全遵循自己的主张
俄美两国1月26日交换延长新裁武条约照会,俄议会随后通过相应法律
可以感觉到国际社会已开始更齐心协力地行动,协同对抗危机
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各有不同,但具有很多共同特点和问题,值得探究
即使对中国中期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温和预测也给了俄罗斯、中亚各国和其他出口国分得一大块中国天然气蛋糕的机会
问题是俄罗斯如何应对这些情况:尝试与西方达成妥协,还是相反进一步靠近中国
白抗议活动对地区地缘政治的真正影响与内部政治对抗的紧张程度不符
对拜登来说当前的俄美对抗是冷战的延续,与冷战本身一样美国必须获胜
从全球范围回到地区层面,俄罗斯显然不愿在亚阿之间做出最终选择
对外界最重要的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将会如何改变
美军“曾兵”实际上只具象征性,不会对叙利亚东北部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为保持良好关系放弃自己立场不在计划内,放任对德国关系恶化也不可取
欧盟内部要求以更强硬战略取代对俄关系五项原则的压力越来越大
纳卡地区2016年4月以来还未发生过军事行动如此迅速升级的情况
“土耳其势力扩张已超出其能力范围,但仍胃口不减”
在可预见的未来,菅义伟领导的日本会是关门“维修”的封闭型国家
当前危机充分展现了疫情扩散及采取遏制疫情措施条件下区域性因素的重要性
莫斯科今夏艺术盛宴:不可错过的世界级美术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