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4年11月04日![中国内地版本](http://cdn.tsrus.cn/web/zh-rbth/images/2024/11/04/2024_11_gt_all_first_page.png)
当19岁的鲍里斯·布加耶夫(Boris Bugayev)决心把自己完全奉献给文学的时候,他开始正视自己冗长的本名,他的名字在俄语中原本有“傻瓜”的意思,所以不符合其象征主义诗歌和个人浪漫主义形象。他找到了自己的朋友—哲学家弗拉基米尔·索洛弗耶夫(Vladimir Solovyev)的弟弟米哈伊尔·索洛弗耶夫(Mikhail Solovyev),让他帮忙出主意。索洛弗耶夫给他取了安德烈这样一个名字,据传说,安德烈是12门徒中第一个出访俄罗斯的人。而他的姓氏别雷,则取义象征着纯洁与智慧的“白色”。于是,我们所熟悉的大作家安德烈·别雷(1880 – 1934)就这样诞生了,他用了一个新的名字来代表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与个人时代。
凑巧的是,有一位俄罗斯作家的笔名则与别雷的名字含义相反。你可能会认为,亚历山大·格里克伯格(Aleksandr Glickberg)(1880 – 1932)选择萨沙·切尔尼(Sasha Chorny)(“黑色”)的笔名是为了象征他的讽刺风格,可实际上这个笔名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他有一个哥哥也叫亚历山大,而这个名字在俄语里通常被简称为萨莎,他的哥哥有一头金发。而萨沙·切尔尼的头发却是深色的,所以两兄弟很容易区分,他的笔名也由此而来。
基于抽象的、或是个人品性特质的假名被称为“诨号”。青年作家阿列克谢·普什科夫(Aleksey Peshkov)(1868年 - 1936年)不想用他的真名,因为在俄语中那是“小卒”的意思。所以他选择了马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苦涩”的意思)这样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是高尔基对自己及其写作主题的准确定位。 很小的时候他就成了孤儿,很多年都过着流浪的贫困生活,做着不体面的工作,他的小说往往都是关于穷人所要面对的困苦。有意思的是,高尔基的父亲老马克西姆因为说话尖刻,其绰号也是这个。
丹尼尔·尤瓦切夫(Daniil Yuvachev)(1905年 - 1942年)在尝试了几十个名字之后,最终选定了丹尼尔·卡姆斯(Daniil Kharms)这个笔名。 这个名字衍生于英语“Charm”(魅力)一词,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很顺耳,而其本人也觉得很有意义。他认为诗歌可以被视为按特定顺序排列且能够唤起人们某种情绪的魔法咒语。巫师的形象曾反复出现在他的短篇小说里,而作家本人也曾写道,他使用一个与“魔力”有关的笔名是有意之举。
卡姆斯使用笔名的原因之一,是他的父亲伊万·尤瓦切夫(Ivan Yuvachev),这位受人尊敬的老革命者转而信奉神明,所以卡姆斯想隐藏自己的名字。安娜·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1889 – 1966)也因为她的父亲放弃了自己的本名安娜·戈连科(Anna Gorenko)。其父亲在发现了她写的诗之后曾告诉她不要给自己的姓氏蒙羞。而安娜亦回敬道: “我也不想用你的名字。”
阿赫玛托娃的朋友,作家利迪娅·楚科夫斯卡娅(Lidiya Chukovskaya)曾在她的回忆录中记述了,她用父亲的笔名作为自己常用姓氏的故事。作为私生子的尼古拉·科尔尼楚科夫(Nikolay Korneychukov)(1882年 - 1969年)原本用的是母亲的姓氏,在成为俄罗斯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前,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科尔尼·楚科夫斯基(Korney Chukovsky)。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科尔尼·楚科夫斯基用这个名字取得了护照,并让自己的孩子们继承了这个姓氏。
安东·契诃夫(Anton Chekhov)(1860年 - 1904年)这个名字就是作家的真实姓名,不过在他的一生中曾用过许多别名。人们发现了约40个契诃夫的笔名,也许还有更多他用别名创作的故事作品。契诃夫的笔名诙谐而奇异,比如“我哥哥的弟弟”、“没有患者的医生”、“6号螺母”、“乏味的诗人”以及唐·安东尼奥·切洪特(Don Antonio Chekhonte)等。
契诃夫最常见的笔名是“无脾者”,这是对其医学经历的一种映射,他曾在119年短篇小说和5篇文章中用过这个名字。不过,这些奇特的笔名不为人知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契诃夫的出版商阿列克谢·苏沃林(Aleksey Suvorin)坚持要求他只能用这些笔名发表讽刺文章,而其所有严肃的作品都要用他的真实姓名。
| www.tsrus.cn/548663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