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期俄罗斯也曾发生过此类事件,当时俄罗斯银行采取了转向实行卢布浮动汇率制的措施。
首先,走出这一步是为2007-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划上了一个合理的句号。2010-2011年比较广泛地认为危机已经结束,世界已经回归增长轨道的观点被证明是过于乐观。那个时期全球GDP实现了4-5%的增速,但目前已跌至低于3%的水平,而且恢复更高增速的前景目前也并不太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经济发展“放慢脚步”是全球经济“放缓”趋势的体现,当下全球经济放缓趋势很清楚地表现为原材料价格全面下跌以及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规模的大幅下降。鉴于中国的“商业模式”为出口导向型,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因此,中国领导层必须要做出相当艰难的决定,要么改变模式,要么寻找新的刺激增长的元素。因此,调整汇率基本上是唯一的备选方案,特别是从快速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讲,哪怕只是临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酝酿已久,与其他竞争国家(出口国)相比,人民币汇率已经比上一次危机前的2007年升值了30-50%。
2007年危机之后俄中两国货币汇率开始“并驾齐驱”。随后,俄罗斯卢布于2013年开始逐步贬值,并最终在2014年油价下跌、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转向实行“浮动汇率制”。盯住美元的人民币保持坚挺,但这对中国经济却没有一丝益处,其表现是出口持续下滑。因此,现下做出艰难决定的时刻到了。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区别在于俄罗斯主要是原料出口,而中国产品出口的品种却相当丰富—从日用消费品到复杂的工业品。其结果就是,中国恢复出口增长的前景直接取决于人民币贬值的速度和规模,而俄罗斯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石油价格的动态。
2011年以前,中国也像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其他竞争对手一样,到2011年中期之前都基本上处于现状。但随后日本和欧洲都开始实行量化宽松计划,简而言之,就是大量印钞票。这就造成了中国出口商与来自欧洲、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其所处的条件急剧恶化。这个因素迟早会对中国经济起到抑制作用。2014年下半年以及2015年上半年美元大幅升值实际上导致了形势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即人民币开始贬值。而且,这一进程不会止于3-5个百分点,要达到或多或少可以接受的平衡点,人民币或将贬值20-30%。或许这一进程还会伴随着中国货币汇率向更加自由化的机制转变以及某种形式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
而对于俄罗斯而言,比卢布汇率更加重要的因素仍是政治协议,包括关于在这一进程中积极使用本国货币的协议。因此,利用国家基金和银行的支持机制(通过担保机制、贸易融资以及保险等)来弥补卢布和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的影响绰绰有余。如果正确使用的话,所有这些工具都可以保护俄罗斯和中国的企业免受外汇风潮的袭击。而且,无论多么不可思议,在美元的大潮中,最稳固的“岸礁”也可能成为灾难的受害者。
| www.tsrus.cn/43643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相关阅读:人民币汇率波动无碍俄中本币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