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 FA项目是俄罗斯国防工业复苏的驱动力之一。为了生产这款战机,俄罗斯建设了许多现代化的生产设施,进行了大量推动飞机制造业的科研设计工作。在俄罗斯第一个五代战机项目“米格-1.44”和技术验证机“苏-47”项目中开发的技术,为PAK FA奠定了技术基础。PAK FA采用“米格-1.44”的发动机技术和“苏-47”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制造技术。“苏-27”战斗机的最新改型“苏-30SM”和“苏-35S”已接近五代战机,其升级过程中发明的许多技术被用于PAK FA。从这一项目开始算起已过去14年,但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至今仍未接收到一架五代战机。
PAK FA项目目前的成果是五架用于飞行的原型机和三架地面测试样机,另外三架飞机正在制造当中。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Yury Borisov)在去年十二月初曾宣布,测试工作已接近尾声。与此同时,既为PAK FA又为第四代战机升级研制的苏制“空对空”级中程和远程导弹,即升级后的苏制R-73(RVV-MD)和R-37(RVV-BD)导弹,只能在2015年底开始量产,但该计划是否已经实现目前尚不得而知。以1978年入役的“Kh-58”导弹为基础,专门为PAK FA优化设计的反雷达导弹“Kh-58UShK”也在测试中。“雷霆”(Grom)计划中为PAK FA量身打造的几种新型航空炸弹装备部队的时间则将不早于2017年。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俄罗斯国防部决定减少PAK FA的采购数量,增加更廉价并已在生产中得到检验的“苏-35S”的采购。尤里·鲍里索夫去年7月表示:“是的,我们会减少PAK FA战斗机的采购数量,未来几年将只采购一个飞行中队(所需数量)。”
俄罗斯航空航天部队的一个飞行中队约有12架飞机。有意思的是,去年5月俄罗斯空军总司令维克托·邦达连科还曾宣布,“厂家能生产多少PAK FA”军方就采购多少。也许是经济形势所迫,也许是PAK FA计划的发展速度太慢,或二者兼而有之,从而使俄国防部被迫改变了主意。但2016新年到来之际,此前宣布的50架“苏-35S”采购合同最终还是签署了,这说明到去年年底之前什么都没有改变。
推迟飞机入役时间同样佐证了项目的滞后和2015年出现的困难。邦达连科在2015年5月,鲍里索夫在2015年夏天,都确认飞机将于2016年开始装备部队。可是到了2015年12月份邦达连科却表示,PAK FA到2017年才能开始供应部队。
俄罗斯国防部拒绝大批量采购尚未最终完备的战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军方已经有过教训,他们曾使用过不带标配雷达的“米-28N”和不带“旋风”(Vikhr)反坦克导弹的“卡-52”。虽然上述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从航空航天部队的战备角度看,在昂贵许多的五代战机上重复同样的问题显然不合乎情理。与此同时,一个小批量装备就足以让飞行员在2020年前适应其作战战术和使用方法,届时飞机将接受新武器和完全合乎要求的雷达。同样重要的是将装配所谓的“第二阶段发动机”,该发动机将为PAK FA实现第五代战斗机的一个关键性能——无加力超音速飞行提供保证。
| www.tsrus.cn/563009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