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俄罗斯圣光机大学发布新型纳米结构材料,可在最小活性材料体积内使硅的光吸收与发射效率提升10⁴倍。该校新闻处称,该技术有望推动高速节能通信器件发展,并赋能医疗、科研及工业领域的纳米光谱分析设备。
物理系研究员阿尔焦姆·拉林阐释:"该结构发射的宽带白光覆盖全可见光谱及部分近红外波段。此特性对光学计算系统极具价值,因其能同步处理多波长辐射而非单色光。"该成果由拉林等人在物理系首席研究员德米特里·祖耶夫指导下完成。
该微型光源通过超表面技术实现。此类人工结构由纳米粒子或微型元件阵列组成,具有特异电磁波调控能力。本研究采用金基底支撑的硅/金交替叠层圆柱阵列超表面,构建光子局域化势阱,将光子约束于硅活性区域。特殊几何构造使硅-光子相互作用强度达常规硅的万倍,为亚波长尺度光源设计提供新范式。
拉林进一步说明:"特定波长的入射光被局域在金膜与纳米盘间隙中,显著增强硅的光子相互作用。共振模式经优化可高效吸收近红外辐射并激发可见波段光学跃迁,由此实现高效硅基光源。"
该技术将促进硅基可见光/红外纳米传感器与发射器发展,此类器件可通过标准集成电路光刻工艺集成至微芯片。研究者指出,超表面技术还将加速纳米光谱分析与近场显微设备的研发,拓展其在生物医学、基础科研及工业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塔斯社》
| www.tsrus.cn/683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