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竞赛获胜作品:当代俄罗斯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

2015年4月22日
【 字号:
【《透视俄罗斯》消息】20世纪末,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俄罗斯社会在短短几年里发生了巨变——国有资产被“寡头”、“俄罗斯新贵”收入囊中,俄罗斯社会贫富差距被迅速拉大,形成当代俄罗斯日趋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本文将结合俄罗斯当代社会现实、采访获得的一手资料以及数据资料,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对当代俄罗斯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进行分析。
图片来源:Sarah Leo/Flickr
图片来源:Sarah Leo/Flickr
http://tsrus.cn/451807

扫一扫

高明月。

从普希金地铁站出来步行几步,就能看到一座十八世纪古典主义风格的三层建筑。推开厚重的橡木门,我不禁呆立、驻足:一盏盏巨大的金枝吊灯从高高的穹顶垂下,宛若一簇簇饱含琼脂仙露的黄金葡萄。整个大厅富丽堂皇,呈轴线对称制式;墙上立柱古典高雅,仿若安格尔亲手挥笔绘成。一排排近两米高的胡桃木制货架对称地排列在穹顶之下,上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俄罗斯及欧洲美食:用新鲜的大马哈鱼鱼子研制而成的红鱼子、可可脂含量超过70%的“Алёнка”牌黑巧克力、享誉世界的伏特加、用黑面包发酵成的克瓦斯……还有荷兰的生菜、西班牙的西红柿、高加索的葡萄等等。

这就是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著名超市耶利谢耶夫斯基超市(дом Е.И. Козицкой или дом Г.Г. Елисеева)。这家超级豪华、犹如古典宫廷般的超市,位于特维尔大街14号(Дом № 14 по Тверской улице)。超市所在大厦是由百万富翁Gregory Eliseev于1898年出资建造的,被誉为“特维尔大街上的宫殿”。

这是俄罗斯

俄罗斯乡下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里,天刚蒙蒙亮,瘦削的Oleg Tebazov拖着疲惫的身体,慢吞吞地起身,小心翼翼地跨过熟睡的妻子和孩子走到门口。他打着一份黑工——随渔船出海捕鱼。两岁的儿子Dima患有糖尿病,需要特殊营养品,而妻子Tanya有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月收入仅有4000卢布。

Oleg和妻子Tanya以及两个孩子生活在不到11平方米的家庭公寓里。那是他离开孤儿院时政府分的。而后,Oleg便和他的妻子Tanya、两个孩子生活在那里。在此期间,Oleg欠了银行很多钱,Oleg每找到一份新工作,银行都会通知他还款。久而久之,Oleg便不再找正式工作,而是去打一些不需要身份证件的黑工,这种工作酬劳不高也没有保险,债务也随之一拖再拖。邻居认为Tanya极不负责任,不如将孩子送孤儿院照顾。这些邻居因要不断帮Oleg一家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恼火,因此不得不向政府报告。Oleg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工作,否则一旦政府受理,Dima就会被送到孤儿院,重复他的命运。

这也是俄罗斯

以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为标志,苏联最高苏维埃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长达69年的(前)苏联划上句号。随即从1992年起,俄罗斯开始了为期十几年的市场经济转轨。国有资产迅速被私有化,这也造就了一大批俄罗斯新贵(Новые Русские)。中共中央编译局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徐元宫先生对俄罗斯贫富差距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俄罗斯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尤其是在转轨最初几年,俄罗斯近1.2亿居民生活水平下降66%一80%,实际收人减少一半到三分之二不等。俄罗斯10%最富有居民的收入与10%最贫困居民的收入比也在逐年拉大。据俄官方统计,改革之前的1991年俄罗斯货币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为610万,仅占人口总数的4.1%;1992年实施改革后贫困人口猛增为5020万,占俄人口总数的33.5%;而这个数字在1993年至1997年间逐年下降。目前俄尚有近三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再以金融资产为例,1996年52%的居民拥有l%的居民存款,而2%的家庭集中了53%的居民存款;5%的富人群体掌握了73%的居民存款和80%的外汇存款。俄罗斯社会贫富分化已达到非常危险的程度,一端是转型时期钻政策空子暴富起来的新富阶层,一端是穷困潦倒的新贫民。

转型时期俄罗斯贫富分化不仅反映在居民收人、金融资产的急剧拉大上,还表现在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经济部门之间日益加深的贫富分化程度上。

俄罗斯最贫困的地方是沃罗涅日州。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农业重镇也随之破败:破产倒塌的集体农庄、荒草丛生的田地、空无一人的乡村。由于在本地很难找到工作,昔日的沃罗涅日州居民纷纷离开,另谋生计。随着居民的离开,村子也愈发荒芜。乡村小道上鲜有车辆经过。这里几乎成为一座“死城”。

与此同时,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却是全球最贵的城市。居民住宅楼均价在4000—5000美元/平方米,好地段高档住宅甚至达到8000美元/每平方米。莫斯科房地产价格扶摇直上,其最主要原因是俄经济八年来获得了蓬勃发展。由于俄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商品价格节节攀升,商品价格的居高不下,使其收益能在俄罗斯经济内流通,刺激了中产阶级和银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房地产开发的激增。此外,富人在莫斯科“扎堆儿”,需求大于供给。莫斯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也不低,根据一份统计数据,全俄人均月工资收入500美元,莫斯科则高达1000美元,看起来比10年前又富裕了许多。

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贫富分化更加剧了当代俄罗斯的两极分化,这种环境的差异最终表现在来自大城市、发达地区与小乡村、欠发达地区的俄罗斯人的行为语言上的差异。

一年前,我曾在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一个叫阿宾斯克的小城工作过几个月,在建筑工地上做翻译。一次,工友维克托嘟囔了几句话,我竟然一句也没听懂。“Ты только изучаешь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язык, да?”维克托笑着说。我脸有点红。“以前为什么没把俄语学好点。不过,他刚刚到底说的什么啊?”

这个疑团直到几天前才解开

“Арго”外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维奇在黑板上写道,“它的意思是:黑话。词典里的解释是流行于某一特殊人群或某一行业中、为局外人所不能了解的语言”。他顿了顿,说“俄罗斯几乎人人都懂黑话,尽管他们不说。中国是一个泾渭分明的社会,帮会的世界和普通人的世界是截然分开的;俄罗斯则不同,它很复杂,尤其是我长大的地方,那是个小地方。尽管人们不说,但几乎人人都知道些黑话。”

吃午饭时,我带着这个问题向来自莫斯科语言大学的尤利娅求证。“真的吗?”她瞪大了眼睛,“我不知道,我想我的大多数朋友也不知道。尽管黑帮电影现在也挺流行的。但是他们说的那些黑话,唉,真可怕!”

这种反差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试着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理解、解释这个奇特的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奇特现象不正是由于俄罗斯大城市和小乡村的贫富分化造成的吗?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俄罗斯的贫富分化则是一小部分人的暴富以大多数人的贫困和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为基础的分化。暴富群体和广大新贫民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出现的。之所以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这一情况,就是因为采取了与渐进转型模式相反的激进转型改革模式,激进转型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次性全面放开价格、紧缩银根、提高税率、实行“无赤字”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国营和地方企业实行大规模、快速私有化。这三项措施同时启动的目的是试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将计划经济体制一下子转变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匆忙的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对国有企业资产评估过低造成巨额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又由于相应法律法规缺失导致了“一夜之间”严重贫富分化的出现。上文讲述的俄罗斯在改革之前的1991年贫困人口仅为610万,而到1992年实施激进改革之后贫困人口一下子就猛增为5020万,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而严重的贫富分化,正是当代俄罗斯的社会矛盾之所在。

噢!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有着泰加森林和美丽姑娘的俄罗斯、爱普希金也爱伏特加的俄罗斯、美丽而又矛盾的俄罗斯!

| www.tsrus.cn/41271 |

请见:中国人眼中的当代俄罗斯

相关阅读:写作竞赛获胜作品:“舌尖上的”俄罗斯

作者:高明月, 25岁,2008-2012年就读于浙江大学俄语系,2011年公派赴俄罗斯圣彼得堡留学一年。现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系。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