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4年11月04日
2月20日,由俄罗斯副总理格里戈连科领导的监管职能完善分委会责成经济发展部在编制《平台经济法》草案框架内,制定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根据专家了解到的分委会会议纪要,当前版本草案允许知识产权所有人对非法商品上架提出投诉,但专家认为30天的申诉处理期太长,往往不足以有效阻止假货销售。现有草案中的商品下架机制规定,只有在电商平台接受投诉后,知识产权所有人才能提出诉讼。这一过程可能耗时数月,给权利人带来额外困扰。俄罗斯家电和计算机设备生产商及贸易商协会代表古西科夫(Anton Guskov)认为,投诉和庭审整个处理周期可能长达半年,对打假而言过于漫长。商业界还建议草案中加入对电商平台的强制性要求,如为知识产权所有人开设个人账户,由其利用该账户确认商品真伪及销售合法性。这样不仅能加快确认权利流程,还能建立侵权自动监测系统,阻止假货销售。
为打击电商平台中假货,各大平台均已建立品牌保护系统。如Ozon设有“品牌工作室”,供品牌所有人监控平台上架商品真伪。去年该公司根据权利人要求下架数百万宗商品。该平台强调说,这一系统支持两万多个品牌,提供了有力的反假冒保护。野莓和Russ等电商平台也有类似机制,允许品牌官方代表确认对商品的权利。品牌方利用该机制批准或拒绝卖家申请,显著降低了假货上架风险。“Yandex.市场”公司未予评论,但数字平台协会代表称,业内措施已证明其打击假冒的有效性。他们认为,这降低了额外监管的必要性。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认为,不宜要求所有电商平台承担额外义务,如销售鲜花等特殊商品平台。该部数字发展和数据经济司司长沃洛申说,这些负担可能过度且不合理。关键任务是在保护品牌方权益和维持商品平行进口间取得平衡,这对数百万相关商品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去年俄电商平台根据品牌所有人投诉下架约百万宗商品。多数投诉确实涉及假货,但约48%是竞争对手恶意投诉,这也成为平台面临的难题。随着国际品牌退出俄罗斯市场,商品销售监管更困难。这给知识产权所有人带来额外困难,有时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俄经济部已根据商界意见,完成平台经济法草案修订。如新草案删除了平台追踪雇员“伪装”成自雇者的义务,因为该问题已由联邦税务局处理。此外还取消了平台例行检查条款,因电商不属于必须进行此类检查的高违规风险类别。俄罗斯政府认为,新草案应在对企业不提出过度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对数字服务和平台经济的充分监管。但并非所有问题都已最终解决,如面对大企业的倾销保护中小企业及监管平台定价政策等。专家认为,为平衡各方利益,必须继续完善草案,充分考虑平台在俄罗斯经济中运营的所有风险和特点。重要的是,法律修订既要保护品牌所有人权益,又不能限制平行进口商品销售和平台经济的整体发展。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