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在亚马尔液化气厂向深不见底的船舱中装入液化气。两年前这个工厂出现在鄂毕湾岸边一个叫萨别塔的镇子上。黑暗的极夜、林立的巨大烟囱、刺眼的灯光和探照灯、刺痛脸颊的迎面飞雪给人置身于科幻电影中的幻觉。挂满冰雪的登船梯仿佛没有尽头。在大风的吹打中,我弓着身子,爬过几乎相当于四层楼高的船梯.
船上迎接我们的是几位魁梧的值班船员。他们穿着红蓝色保暖工作服,帽兜扣在头上,很难看到眼睛甚至面孔。他们中最矮的一个伸出一只戴手套的纤细的手,显然是个女孩子。她低声说:“我带你们去见船长。”她是船上仅有的4个女孩之一。我们赶紧跌跌撞撞地跟上她,一不小心就撞上金属舱壁。轮船前方是开往挪威海岸的航道,它将为欧洲居民送去近20万吨天然气。
冰上航行的第七个夜晚,我坐在船舱中,透过舷窗玻璃观看蓝黑色的极夜天空。凛冽的北风,伴随着发动机低沉的嗡嗡声,在舱壁外呼啸。电视屏幕上闪烁着无声的画面,船长室内的电脑屏幕发出忽明忽暗的微光。
图片来源:Aleksandr Ryumin / 塔斯社
对从未到过北极的人很难解释什么是“真的艰苦”。那不是零下40多度的严寒,也不是突然迎面扑来的暴风雪,肆虐的飞雪中半米之外伸手不见五指,面前沉重笨拙的船舶更是一团漆黑……是昼夜值班(船上24小时值班,只有3小时可以睡觉)吗?也不是。在值班时,你呆在闪烁着上百个仪器的桥楼中,只能靠雷达引导船舶向着漆黑一片的海天前进,什么都看不到,连颗星星都没有;你一边破冰前进,一边每隔10-15海里在航海日志上进行记录。
最困难的是对公司、轮船、团队和贵重易燃货物的沉重责任。你要在船上接收货物,然后考虑因天气原因的调整,在指定日期内将其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并且要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不能出任何问题。虽然你和船员都通过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和训练,包括在国外,拥有复杂极地条件下船舶驾驶经验,但其无法与你将要面对的一切相比。你身上的责任,要比你有幸成为先行者重得多,你将率领一艘巨轮,在北极地区,在永恒的冰雪和冰丘的世界里,全年运输液化气。
“马哲睿”号天然气运输船是15艘同类型船舶(北极海路已有10艘)中的首艘,由俄罗斯现代商业船队公司、亚马尔天然气厂和道达尔公司共同建造,并得到俄罗斯及芬兰设计院和造船厂支持。其发动机功率可与核动力破冰船相比,哪怕在非常复杂的冰况条件下,也有优秀的通航能力。同时,它能压碎、破碎甚至粉碎厚冰,并且除了利用自身重量的传统方法外,还能利用3个吊舱推进器破冰,并可借助其前进、后退,甚至原地转身。
图片来源:AP
要理解吊舱推进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想象一台头朝下的台扇,风扇头能绕立轴360度旋转。巨大冰级液货船就装备着这样的推进器。据说,其4个船舱可以装下供瑞典全国使用一个月的液化气。天然气开采自亚马尔半岛,在建于永久冻土区的鄂毕湾岸边亚马尔液化气厂液化,最后运往需要它的任何国家。
这种巨轮在鄂毕湾的航行很特别。码头位于液化气厂所在地萨别塔镇,那里相对容易掉头,进入喀拉海或从码头进入港口就只能沿人工疏浚航道行驶了。航道长50公里、宽300米、深14米,“马哲睿”号载重吃水12米,船体宽50米。此外,航道中的冰并不总是平整的一片。水手们称其为沿岸冰,也就是牢牢冻结在河岸上的冰。很多时候有的地方是浮冰,有的地方露出水面;刮飓风时,水推着浮冰冲向船只,足以让任何低速行驶的船在航道外搁浅。
船长在模拟训练器上练习,这时任何失败的动作都可以重来。他说:“船长没有犯错的权利。你的每个动作,你每次推动吊舱推进器的操纵杆,每次增加或降低发动机转速,都必须无可挑剔地准确。你的背后是一艘巨轮,它有一栋横卧的10层楼那么大,船上有17.2万立方米液化气,每立方米350美元,总额超过6200万美元。还有价值3.3亿美元的船只本身和30名船员。你要负责他们的健康和命运。还有你的公司和国家的声誉。这就是所谓的责任。”
| www.tsrus.cn/669949 |
本文由《Russia Beyond》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盈利机构项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