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中联手为美国上了一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开始访俄行程,这是他当选为中国国家领导人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如果说前任主席胡锦涛在当选后首访国家定为俄罗斯是因恰巧要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上合峰会,且具有某种官方理由的话,那么此次即将成行的访问则没有任何额外理由。这是一次独立的访问,议事日程只涉及双边话题。
因此,与胡锦涛时代相比,莫斯科与北京的政治伙伴关系已经上升到一个质量更高的新层次。习近平将中俄两国称为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的“建设性力量”。
中方此举既可以体现加强对俄关系的意愿,又同时向华盛顿发出了某种“信号”,即并非一切都可以用商业合同价值来衡量。中国领导层很有可能希望华盛顿和莫斯科明白,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关系,但俄罗斯对于中国的战略重要性更高。同时,在不演变为同盟或任何形式的军事政治联盟的条件下,中俄关系将成为对“美国重返亚洲”的有力“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国领导人一同为奥巴马上了一课,有关学会尊重和有远见。众所周知,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当选后,美国总统都认为自己没有访问俄罗斯的必要。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美国低估了俄罗斯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无论是作为对“美国外交行动”的某种道德补偿,还是对双边关系基础和两国领导人个人友谊的强化,世界第二大国中国的领导人的到访对俄罗斯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思。
俄中加强合作旨在建立更公平世界新秩序
继莫斯科后,俄中两国领导人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首脑峰会上再次会晤。重要的是,金砖国家集团的形成是对建立更公平的世界秩序(非美国式)的一次现实尝试。
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显然将成为俄中双边关系中的首要问题。朝鲜进行核试验的短视行为,有意或无意地对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造成了冲击。事实上,美国进一步扩大亚洲导弹防御系统并非针对朝鲜,而是针对俄罗斯和中国。
局势的复杂性还与地区内缺乏全面的安全体系有关。目前,美国在冷战时期所建立的过时的国防条约系统和军事基地体系仍占据主导地位。
能源仍为两国合作重要领域 不信任掣肘进一步发展
经贸关系与能源合作仍然是两国关系的关键问题,但其明显滞后政治关系的发展。双方已就生产销售液化天然气,以及在中国天津和俄罗斯建立炼油厂等问题已展开顺利谈判,这将有助于油气合作进一步深化并得到多元化发展。
中国有潜力为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俄罗斯部分企业界和专家界形成了一种观点,即中国企业希望将俄罗斯变为“原料附庸”。
顺便说一下,中国企业界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他们在谈及与俄罗斯企业的合作机会时,总是毫不掩饰地强调单方面利益,此举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俄罗斯方面的不信任和猜疑。
习近平主席所提“互惠互利”将有助于解决信任问题
习近平主席在与党政以及经济部门负责人举行系列会议之后,提出一项非常重要的建议。他提请自己的同事们注意,必须改变着眼点,即应从“单方面利益”过渡到“双赢”。
习近平的“互惠互利”方法有助于解决互信问题。该问题曾经是且现在依然是任何国家关系在政治及经济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俄罗斯企业界将会看到真正的“双赢”。同时,中国对俄罗斯经济进行质的投资的前景,包括中国对俄罗斯高科技和能源领域的投资前景,将会成倍放大。也许,这一议题将成为双边经济对话的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