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并行 俄中共同利益为基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2013年3月21日
【 字号:
习近平主席将于2013年3月22日至24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也是他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访。此次出访引起各界广泛关注。鉴于目前俄中关系“政热经冷”的现状,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拉佐夫接受俄中媒体联合采访时讲述了此次两国元首会晤中的经济亮点,并对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图片来源:Reuters
图片来源:Reuters

扫一扫

俄中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此次出访将现亮点

拉佐夫指出,俄中两国在经济合作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两国元首全力推动务实领域合作将成为习近平主席此行的最大亮点。大使先生表示,两国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合作上将有突破性进展,也就是说在能源航天、航空、投资以及地方合作都将出现很大的合作前景。

拉佐夫大使讲到两国开展地方合作问题时特别强调:“俄中两国国家和地方有很大共性,可以实现战略对接。我所说的发展战略对接利益的契合点是指,俄罗斯有振兴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发展战略,而中国有西北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规划,因此两国在此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他还补充道,在军事技术合作领域,两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拉佐夫大使特别请媒体关注两国在几个领域中的合作。他指出,去年俄中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881亿美元,相比较中美、中欧或中日贸易额还是比较小的数字。然而从另一方面说,2005年以来,两国贸易额已经增长了2倍。此外,两国领导人制定的至2015年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也必将实现。拉佐夫说:“如果讲到双方正在实施的大规模项目,如原油等,那么我们的务实合作规模将大大扩大。还有煤炭合作。仅仅一年时间内,我们对华煤炭供应量增长了1倍,从1000万吨增至2000万吨。此外,两国还签署了为期25年的供电合同。按照金额计算,一年以来对华电量供应规模也增长了1倍,而且具有很好的增长前景。”他强调说:“有人说,我们的合作只包括油气。对此我不同意,双方合作还包括核能、高科技领域等。去年启动了田湾核电站三号机组,今年将启动四号。此外,还有民用宽体客机领域的合作。”

 

以史为鉴珍惜现在 继续深化互信平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谈到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以及深化俄中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问题时,拉佐夫大师指出,俄中两国不仅是大国,而且是有核国家以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还是拥有4300多公里共同边界的邻邦。两国经济利益密切交织,各自国内市场的容量巨大。众所周知,两国历来友好,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形成了友好交往的传统,很难在世界少到其他两个国家具有这样的特点。

他说:“哪怕只考虑到我们两国的合作规模,以及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就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已经很特殊了。说到我们两国的关系模式,我觉得现在的模式是最佳的合作模式,也就是互信平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我个人认为,不论是俄罗斯领导人,还是中国前任和现任领导人,至少从他们的表态可以看出,没有人愿意大大调整或者改变我们目前的最佳合作模式,因为这个模式已经证明了它的活力和有效性。为什么形成这样的合作模式?,因为它基于双方都接受并且表述清晰的原则。根据这种模式,双方相互无条件尊重和信任,无论大小或‘长幼’。我们也不相互强加社会制度模式,包括一些民主和人权的具体做法。当然,人权的概念具有普遍性,但是每个国家有自己特殊的国情,每个国家的领导人必须在具体实施中考虑到本国国情,我们不对任何一个国家进行自以为是的‘传道’。”

拉佐夫进一步指出,两国关系在上世纪60-80年代曾经历过令人悲伤的时期。当时两国相互争论,谁更正确得理解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他说:“现在我们的关系不是理想政治,而是利益政治,各自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利益是共同的。所以,我坚决反对我们关系的‘再意识形态化’,现在是‘去意识形态化’。我们进行务实合作,追求并努力实现我们的共同利益。

针对目前有关近年来俄中关系不断密切的原因是针对第三国的说法,拉佐夫大使认为这一说法“很荒谬”。他指出,两国一直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能抛开国际法,“应该是国际法至上”,即不应该破坏第三国的内政,破坏其主权和领土完整。此外,俄中两国对国际事件的发展趋势有着共同的看法,认为应该继续保持和提升联合国的主导作用。他强调,“法律是力量,而不是力量是法律”。俄中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是人为的概念和说法,而是当今世界的客观事实。

最后,拉佐夫感性地说道:“我想说,作为多年来从事俄中关系事务的人,我在中国工作了12年。也就是说,我这一代人都记得我们关系过去的事,所以我们应该加倍去珍惜我们取得的成果。对于愿意学习和能学习的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材。”

作者:罗偲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