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高校建设技术转让中心 与全球性企业合作并受益

2015年4月16日
【 字号:
【《透视俄罗斯》消息】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在进一步建设技术转让中心,并与国际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最近,这些中心为宝马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波音公司等顶尖跨国企业提供研究服务和工业化工程解决方案。俄专家表示,这种合作能有效减少人才流失,中国就是很好的例子。
图片来源:PressPhoto
图片来源:PressPhoto
http://tsrus.cn/455993

扫一扫

基于高校的技术创新机制

在过去两年间,俄罗斯多所大学纷纷建立了技术转让中心,并开始正式运作。其使命是利用大学科研实力来创建基于高校的技术创新机制,从而吸引更多投资。

这类中心的创建本身就具有开创意义。在此之前,俄罗斯和苏联的所有科研活动(包括应用领域)都是在官方研究体系的框架下展开,如高校作为俄罗斯科学院的科研院所来进行研究。就在不久前,外国投资者还无法清楚了解如何购买或投资俄罗斯的创新技术及相关企业。

现在,技术转让中心已经在一些大学里活跃起来,如萨玛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下诺夫哥罗德国立大学、乌拉尔联邦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此外,还有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以及莫斯科钢铁合金学院。在2016年年底前,俄罗斯所有参与“5-100”工程的教育机构都会增设此类中心,旨在增强俄罗斯在科研领域的竞争力。

俄罗斯风投公司(RVC)战略通信部主任叶甫根尼·库兹涅佐夫(Evgeny Kuznetsov)表示,俄罗斯正在加入一个全球性的潮流。“在目前的全球大学排名前100中,前50里有46所高校以理工技术见长,”库兹涅佐夫说道,“他们拥有相应的研发设备,而且自我定位为技术性大学。”

减缓俄罗斯的人才流失

库兹涅佐夫认为,技术转让中心不只是帮助大学同已有的科研机构展开竞争。不同于科研机构,大学拥有“不断输入的年轻力量”这一优势。他说:“有效率的技术转让是一种有益且有利的活动。所谓的有利并不完全指经济层面,还在于吸引最优秀的教授和学生。”

库兹涅佐夫表示,这种合作能让俄罗斯的人才流失有所减缓,甚至可能使其停止。“我们可以吸引俄罗斯最优秀的人才回国。他们在西方未必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库兹涅佐夫认为中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唤回才华横溢、但无法在美国高校找到职位的年轻科学家,并建立了实力雄厚的科研基地。

提升俄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尽管技术转让中心最近才开始运营,各所大学已逐渐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好处。

据乌拉尔联邦大学的校长维克托·科克沙罗夫(Viktor Koksharov)介绍,乌拉尔联邦大学仅在2014年就收到近5亿卢布的投资。这所大学目前与西门子公司和波音公司共同研究钛合金。正在俄罗斯远东施工的东方航天发射场已与这所大学签定了9千万卢布的研究合约。

下诺夫哥罗德拉巴切夫斯基国立大学负责创新工作的常务校长肯德里克·怀特(Kendrick White)表示,这所大学已与17家企业签订了协议。该所大学的董事会有来自英特尔公司、博世公司、LG公司和Virgin Connect公司的代表。由于大学机构改革需要时间,因此暂时无法创造高额收益。

在库兹涅佐夫看来,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的计算机及工业工程中心是最卓有成效的例子。“这所中心为宝马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等企业提供了工业化工程解决方案,”他说道,“这所世界级的工程中心正在给大学带来积极的影响。”

| www.tsrus.cn/41155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相关阅读: “俄罗斯仍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市场!”

作者:格列布•费奥多罗夫(Gleb Fedorov)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