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4年11月04日![中国内地版本](http://cdn.tsrus.cn/web/zh-rbth/images/2024/11/04/2024_11_gt_all_first_page.png)
这是一种相对不大的鱼雷状容器,安装在飞机的机翼末端,使其免受所有现代化防空工具和敌方战机的攻击。机组人员发出遭受导弹攻击预警后,“希比内”系统启动并用“雷达保护罩”覆盖飞机。在保护罩的作用下,导弹无法击中飞机,而是向旁边飞走。“希比内”系统能使飞机的战斗存活率提高25-30倍。据无线电电子技术康采恩(这种电子战系统的设计和生产单位)副总经理弗拉基米尔·米赫耶夫介绍,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损失的战机都是未安装电子战工具的“裸机”,这正是其战斗损失的原因。
“希比内”系统目前安装在“苏-30”、“苏-34”和“苏-35”战机上,因此众所周知的美国“唐纳德·库克”号驱逐舰在黑海海域被“攻击”事件中“苏-24”战机搭载“希比内”系统的说法不过是记者们的猜想。“苏-24”确实曾绕飞该驱逐舰,“希比内”系统也能够破坏敌人的雷达,但“苏-24”上并未安装这种电子战工具。
这是一种先进的雷达定位系统,2015年3月装备俄罗斯军队。它能在400公里距离内“看见”并跟踪所有飞行器(前一款类似系统“Avtobasa”雷达站最多只能在150公里范围内跟踪目标)。“莫斯科-1”系统的工作原理是被动雷达定位。这意味着它本身不发射任何信号,只是接收并分析外来信号。也就是说,与一般雷达相比,它对敌人来说是完全隐身的。在对空域进行扫描的同时,“莫斯科-1”系统甚至能区别目标的类型,并准确无误地判断其属于导弹还是飞机。这一重要信息被立即传送到指挥所,由那里的操作员做出是否摧毁目标的决定。此外,“莫斯科-1”系统还能帮助防空系统瞄准目标,使其不用打开自身雷达,从而对敌人炮火一直保持隐身。
图片来源:Press photo
| www.tsrus.cn/549893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