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媒体交流年充满有意思的多样化内容,并取得广泛反响”,这是《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在论坛闭幕式上阐述的媒体交流年的主旨。
考虑到中俄媒体间合作的发展速度,这个目标看起来完全可以实现。俄中人文合作委员会媒体合作分委会联席主席、俄罗斯通讯与大众传播部副部长阿列克谢沃林(Aleksey Volin)在论坛上发言时表示,两国媒体正在实施的联合项目已经超过50个,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的确,几乎所有媒体,包括俄塔社、《环球时报》、“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报》和《中国日报》在内,都介绍了其多种形式的合作项目。通过这些项目,两国媒体拓宽了中国和俄罗斯读者的信息渠道来源。
此外,论坛上还签署了扩大现有合作或建立新合作的9份协议。“今天,俄罗斯和中国互相视对方为优先合作伙伴。”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论坛上说,“媒体必须跟上高层关系的发展,巩固以互信为基础的合作。”他进一步说,两国媒体应当共同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共同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和国际正义,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
双方还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协同工作的必要性给予了关注。“我们不难发现,客观的信息具有传播力。”俄罗斯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阿列克谢格罗莫夫说,·“我们将共同行动,我们的共同声音将响亮得多,要压制我们将困难得多。西方垄断信息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论坛参与者对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键对键不如面对面,”《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指出,“论坛很有意思。和俄罗斯同行见面并相互认识,这一点很有好处,也非常重要。我们现在为论坛成果一起鼓掌的事实本身已经意味着很多。当然,一天时间很短,我们期待着俄罗斯代表团明年到北京两天或者三天!”
在论坛的最后,双方决定以后每年定期举办交流活动。此外,双方还同意,将以最高的专业水平,努力办好中俄媒体交流年,并互换记者学习对方的新闻工作经验。
| www.tsrus.cn/4262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