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问俗谈迷信 细数俄罗斯的12个传统征兆

2014年1月7日
【 字号:
据《透视俄罗斯》报道,俄罗斯人很讲迷信,会在意各种预兆。早在东正教传入之前,俄罗斯人就已迷信某些兆头。无论是千余年前引入俄罗斯的传统宗教,还是苏联将近70年统治期间的共产主义理论,都无法根除人们的这些迷信习俗。想要融入俄罗斯人的生活,您就需要去了解这些迷信的含义,并知道对此该作何反应。
倘若家里来客或家庭成员即将远行,在他们出发之前,家里所有人都会坐一会儿。通常客厅里会无处可坐,尤其是在摆满行李后。尽管如此,只要有人提议"出发前我们都坐一阵吧",那么每个人都会迅速坐下。
倘若家里来客或家庭成员即将远行,在他们出发之前,家里所有人都会坐一会儿。通常客厅里会无处可坐,尤其是在摆满行李后。尽管如此,只要有人提议"出发前我们都坐一阵吧",那么每个人都会迅速坐下。
http://tsrus.cn/451663

扫一扫

啐三口、敲木头以避邪眼

和许多民族一样,俄罗斯人也相信"邪眼诅咒"一说。邪恶之眼会带来厄运或麻烦,所以俄罗斯人对此有所惧怕。您经常能看到,有人对别人家的孩子说了些恭维话后,孩子父母会朝着自己左肩后面啐三口,再在木头上连敲三下。这种做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情况,例如,有人向您谈起近在眼前的成功或度假之旅。俄罗斯人担心所有的好事或恭维话会遇到邪恶之眼,所以他们会敲木头,借此避免不幸。万一手边没有木头,大多数俄罗斯人会拍拍自己的头,笑着说这也有相同作用。

勿要拎着空容器出门

倘若您看到有人带着空容器,无论是桶还是手推车,都会被看成是恶兆。举例来说,在俄罗斯人看来,如果在乡村遇到拎空桶的女人、或在城市看到推着空车的清洁工,那这一整天就不会好过。这就是为何俄罗斯的街道清洁工会把扫帚、耙子或随便某种工具放在自己的空推车里。

避免晚上出门倒垃圾

倘若您和俄罗斯人住在同一屋檐下,那最好不要晚上出去扔垃圾。俄罗斯人认为,这会给房子带来灾难。为避免过夜垃圾的臭味在屋里蔓延,您可以把垃圾装进更厚实的袋子里系紧,这样或多或少有些密封效果。

空瓶、钥匙、零钱勿放桌上

俄罗斯人认为,一定不能把空瓶子放在桌上。这是招致破财、哭泣之灾的坏兆头。此外,不仅是在家中厨房,就算是在公共场所也要避免这种兆头的出现。在餐馆就餐时,应将刚喝光的酒瓶放在桌下,然后招呼服务员拿走。

刀、表、围巾不宜送人

这些东西在俄罗斯并不适合送礼。例如,俄罗斯人通常认为,围巾预示着眼泪、刀子意味着敌人、钟表则表示离别。倘若您坚持拿这些东西当礼物,那不必惊讶于对方会回赠一枚小硬币。这是要制造买下礼物的错觉,您必须收下这枚硬币。即便对方只用一点小钱就能"买下"这份昂贵的礼物,您也不要觉得意外。

门槛是恶魔的居住地

您不能站在大楼或公寓房门的门槛上,也不能隔着门槛和他人说话或交接东西。古斯拉夫人坚信,门槛是恶魔居住之地。当签收快递、包裹时,您需要跨出门槛,或是至少一只脚跨出去。

最好避免"二次出门"

对俄罗斯人而言,刚出门就返回房间是个不好的兆头,可能会倒霉。因此当俄罗斯人刚出门就发现忘带东西时,他会先考虑是否真的需要这件物品。倘若需要,他在折返房间后,会站在镜子前盯着自己的眼睛看看。这是欺骗恶兆的另一个小把戏。

坐桌上招致死亡和贫困

当看到美国电影里的主角坐在桌上或把脚翘在桌上,许多俄罗斯人都会觉得不自在。原因不仅在于这么做不卫生,还包括坐在桌上被视为死亡或贫困的征兆。

坐桌角的女孩难嫁人

在古罗斯,坐在桌角的通常是老女佣、穷亲戚和寄人篱下者。正是由此衍生出"坐桌角的女孩七年内嫁不出去"这一迷信说法。确实,倘若现代的俄罗斯女孩仍然选择桌角的座位,有人就会提到这个预兆,不过她们会巧妙地回答"我丈夫有个角落"。这句话是在暗示他们将拥有一套住房。然而尽管如此,大多数俄罗斯人还是尽量不让女生坐桌角,自己也会尽量避免。

临行送别前小坐片刻

倘若家里来客或家庭成员即将远行,在他们出发之前,家里所有人都会坐一会儿。通常客厅里会无处可坐,尤其是在摆满行李后。尽管如此,只要有人提议"出发前我们都坐一阵吧",那么每个人都会迅速坐下。俄罗斯人借此预示一路平安;每个人都必须在屋里找地方坐会儿。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兆头非常有用,因为它能帮助人们在忙乱之后冷静下来,想想是否会忘带什么。

遇见蜘蛛要发大财

您需要知道的是,在俄罗斯并非所有的征兆都会带来霉运,也有很多好兆头。比如您发现身边有只蜘蛛、或衣服上有鸽子粪便,不要急着说自己倒霉。这些都是发大财的好兆头。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有很多预兆和迷信。如果您觉得它们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很难牢记于心,我们可以向您保证,实际上俄罗斯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也觉得,所有这些老婆婆的可怕故事很折磨人。然而,迷信的力量会一代代传下来。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会发现,如若违背了这些迷信习俗,会影响他人的情绪,并让自己暂时郁不得志。www.tsrus.cn/31273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作者:安娜·瓦略诺娃(Anna Varyonov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