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为何、如何以及往哪里转移其工业的资料研究表明,这位强邻的工业扩张目前对俄远东并不构成任何威胁。历史上将生产转移至其他国家的做法主要有三个原因,即资源(一般是劳动力资源)成本低、开发新的大容量市场以及环保。中国考虑转移生产企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近年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越来越多地提到的产能过剩问题。北京支持利润和所需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建材和纺织业)或定位于开发容量较大的大众消费品市场(汽车工业)在他国建厂, 但在高新技术领域则要求企业仅提供中方设备以及在必要的情况下设立服务中心和部分原件的生产(研发中心建议仅在这方面有潜力的国家设立)。
俄罗斯统计局2013年的数据显示,俄远东联邦区最大的七个投资国为:日本(23.4亿美元,主要投资萨哈林天然气项目)、巴哈马(7.148亿美元)、荷兰(5.25亿美元)、奥地利(5亿美元)、塞浦路斯(4.957亿美元)、印度(4.62亿美元)和德国(4.4亿美元)。经济和金融研究与开发中心2013年发表的一篇远东地区外商投资报告指出,2011年俄远东地区44%的外国企业为中国企业,但主要是一些小规模农场、贸易公司或餐馆。原因何在?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远东内部市场很小。土地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最大国家三分之一的远东联邦区人口不到620万,而且由于移民外流人口数量还在不断减少。与俄罗斯欧洲部分过远的距离使远东地区生产的商品的运输成本极高,生产本身在经济上也不合理。 俄滨海边疆区实现GDP增长:中国资本将积极参与
从大量廉价劳动力角度看远东显然也不像非洲。俄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该地区经济活动人口不到340万人,失业率只有5.4%。远东联邦区、滨海边疆区2014年居民收入(每月28277卢布,合426美元,俄联邦统计局数据)即使卢布贬值后也和与俄罗斯接壤的中国黑龙江省居民收入(2278元人民币,合429美元,黑龙江省统计局数据)持平。2015年滨海边疆区平均收入已增至33811卢布(合509美元),中国方面的数据尚未公布,但由于夏季货币贬值,中国东北居民的工资收入以美元计价的话很可能仍更具竞争力。
社会领域也非常重要。中国东北的失业率相对较低,这样地方政府应该不会乐于接受俄方可能会抢占其就业岗位的主张。如果说远东发展部计划在远东联邦区安排的中国企业将面向亚太地区出口的话,则从逻辑上讲其产品应定位于该地区除俄罗斯和中国之外的所有国家。但问题在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出口导向性最低的地区之一。据中国海关统计,只有辽宁省跻身中国十大出口省份,黑龙江则不高于第21位,内蒙古不高于第24位,吉林省则不高于25位。
因此,俄罗斯远东工业的捍卫者们完全没有必要对远东发展部的计划担忧。数年后远东地区能出现几家中国企业就已经相当成功了。警报会吓跑真正的投资者并淹没通过结构性改革彻底改善投资环境的呼声。
| www.tsrus.cn/597853 |
本文有删减,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卡内基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