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投入大增 中国品牌进军俄电商平台

2025年9月15日
【 字号:
【《透视俄罗斯》消息 】近年来,俄罗斯电商平台市场经历了明显重构。今年上半年的主要趋势之一是中国企业地位急剧提升,它们在俄罗斯大型在线平台积极投入广告宣传。根据数据分析机构Digital Budget的数据,今年前六个月,中国企业占广告投放总量的比例增长超一倍,总投入超过11亿卢布。专家认为,这与部分西方企业退出俄罗斯市场、中国产品进口增加及新品牌适应俄罗斯市场环境有关。
ozon
来源:Maxim Bogodvid/ 俄新社
http://tsrus.cn/684025

扫一扫

在俄市场前景

“自由金融”投资公司分析师说:“中国企业持续积极扩大在俄罗斯市场的存在,这一趋势2025年仍在继续。据专家评估,中国品牌在网络零售和电商平台领域占比稳步上升,得益于多个因素。首先,对全生产周期的掌控,使企业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灵活调整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此外,丰富的商品种类和快速进入俄罗斯平台的能力,让中国品牌对本地市场具有吸引力。”中国企业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智能手机和汽车附件领域活跃度尤为突出。专家指出,增加广告投入和在电商平台的活跃度,为品牌带来曝光度,巩固了市场地位,分析工具则有助于优化营销活动,提高销售效率。同时,中国产品在网络游戏领域的受欢迎程度不断上升:游戏开发商积极在本地平台推广游戏产品,这有助于扩大用户群体,强化品牌影响力。

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前景良好,但也存在风险。监管要求趋严、潜在的本地化措施及本土企业竞争,都可能要求其调整战略。尽管如此,考虑到当前增长速度、产品性价比和商业灵活性,中国品牌完全有机会巩固地位,进一步扩大在俄罗斯市场的存在,占据西方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根据Digital Budget的调查,上半年中国广告主在俄电商平台占比达7.3%,显著高于去年(3.3%)和2025年初(6.1%)。同时,中国品牌用于推广的投资增长1.6倍,显示出广告活动大幅扩张。总体而言,2024年年中以来,中国广告主在俄网络占比已从1.9%升至3.8%。

上述分析采用了主要电商平台Ozon、野莓、“Yandex市场”和“Megamarket”的Marketplace Budget数据(评估横幅广告成本)和Banner Stat数据(网站活动监测)。大部分广告投入集中在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领域,占所有广告活动的77%。汽车用品也占据显著份额:该类别占商品总量的5%,但广告支出占19%。野莓和Russ平台代表说,中国品牌在广告投资总额中占比目前不大,个别企业支出增长与适应新市场的自然过程有关。Ozon和“Yandex市场”则未予置评。 

增长动力与广告策略

俄市场参与者证实,中国企业活跃度呈稳定上升趋势。根据品牌服务公司“易商(Easy Commerce)”的数据,上半年中国品牌平均SOV(声量份额,即品牌在市场的存在感占比)为5.5%。但各平台数据存在差异:“Yandex市场”为11.4%,Ozon为5.9%。“易商”总经理阿布拉莫夫(Sergey Abramov)说:“大部分中国企业是电子产品制造商,该商品类别在‘Yandex市场’的推广最为积极。”

专家认为,中国品牌活跃度增长有几个原因。首先,对全生产周期的掌控确保了价格竞争力,以及产品快速适应俄罗斯市场要求。其次,丰富的品种和灵活的物流使其能根据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在平台上推出新品。广告商OMD Resolution说,产品价格适中、品种多样以及快速入驻平台的能力,是广告投资增加的关键因素。网络游戏市场也呈现类似趋势,中国游戏开发商上半年在RuStore的游戏推广投入超过2024年全年。

“未来实验室”公司(Future Lab)数字创新与电子商务总监科切特科夫(Svyatoslav Kochetkov)说:“中国品牌跻身领先行列,既是因为西方竞争对手退出,也得益于剩余参与者活跃度低”。他说,广告活跃度增长反映了俄罗斯市场的结构变化。智能手机等个别领域,竞争主要在中国公司间展开,它们仅在高端市场略显逊色。各大品牌尤其注重广告效果。科切特科夫说:“中国企业的目标是实现最大转化率,电商平台则提供分析工具,用于分析投入与销售的关联。这使广告主能实时调整策略。” 

未来几年预测与前景

专家预测,中国品牌在俄电商平台广告收入中占比将继续增长,但增速会逐渐放缓。商品品种和类别的增加及对消费者偏好的适应,将帮助中国企业巩固地位。中国品牌存在加强,对竞争对手策略造成影响,迫使其适应市场新环境,其中既有俄本土企业,也有剩余的西方企业。中国企业活跃度为俄在线广告、推广工具和定价设定了新标准,塑造着整个市场的现代游戏规则。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商品在新品类中占比会逐渐增加,将影响俄在线零售和广告市场整体动态。中国品牌活跃不仅是全球经济进程的结果,也是俄罗斯数字商业结构变化的标志。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 www.tsrus.cn/684025| 

安娜·库兹涅佐娃(Anna Kuznetsov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