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俄气公司执董会主席米勒在9月2日俄中蒙三国领导人北京会晤后宣布,俄气与中石油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将建设通往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及经蒙古国的“联盟-东方”过境管道。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的见证下,三方举行了文件交换仪式。米勒说:“这将是全球天然气行业规模最大、距离最远、资本最密集的项目。”他说,俄罗斯将通过新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期限30年。
双方还同意将现有“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年出口量从380亿立方米增加到440亿立方米,“远东路线”项目从100亿立方米增至120亿立方米,后者将于2027年1月按合同启动供应。也就是说,根据新协议和扩建计划,总供应量可达到1060亿立方米/年。米勒未透露对中国出口天然气的价格,但表示因运距较短,价格将明显低于对欧洲出口。
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副主任格里瓦奇说,现有管道扩建在设计初期就有所规划,包括必要配套基础设施。他说:“‘西伯利亚力量’成功达到合同供应量后,中国表现出对获得这部分供应量的兴趣,现已通过文件正式确认。实际上投资规模并不大。管道已建成,仅需略微扩大开采能力,并在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增加一条处理线,这在设计阶段已考虑在内。”格里瓦奇说,俄罗斯境内的投资,将由俄气公司根据中方在长期供气合同补充协议框架内的财务承诺实施。路透社估计,“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建设成本约为136亿美元。
卡萨特金咨询公司管理合伙人卡萨特金(Dmitry Kasatkin)说,“西伯利亚力量”和“东方路线”扩建主要涉及增加压气站和更新枢纽,投资规模在数十亿美元以内。他说:“‘西伯利亚力量2’规模要大得多,管道全长近2600公里,包括蒙古段和五个压气站,仅管道本身成本估计就达100亿至150亿美元,还要加上气体注入和基础设施的费用。总之,这个项目规模庞大,但具有经济合理性,依托30年合同才能实现。”
格里瓦奇认为,以当前对中国260美元/千立方米的价格计算,该管道无疑能盈利。“VMT咨询”公司管理合伙人科萨列娃(Ekaterina Kosareva)认为,若以该价格启动俄气所有管道运力,中国每年将支付超过270亿美元。
谈及“西伯利亚力量2”开始供气时间,米勒回顾了“西伯利亚力量”项目的建设进度:2014年签署合同,2019年开始供气。他说:“我可以说,你们可以参考‘西伯利亚力量’的建设进度。我们提前半年建成,原定期限是2020年5月,但2019年12月初就已开始供气。2024年12月1日,我们提前一个月达到设计产能。也就是说,与中国朋友的合作表明,我们的工作高效、协调,俄气完全履行了承诺。”
科萨列娃认为,米勒是在明确暗示可能在2031-2032年开始供气。格里瓦奇认为,在“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的实施框架内,计划为多个地区实现天然气化,尤其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后者是俄罗斯唯一一个未气化的百万人口城市。俄罗斯政府金融大学副教授安德里阿诺夫(Valery Andrianov)认为,新项目建成,且“东方路线”扩建成功,天然气可供应到远东地区,首先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他说,据俄气公司估计,该地区天然气需求将从2021年的43亿立方米增至2035年的220亿立方米。
卡萨特金认为,出口管道并不能直接解决地方气化问题,但可提供基础设施支持。他说:“通过东西伯利亚和蒙古的新管道可连接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和外贝加尔边疆区。压气能力的提升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了东部地区的‘孤岛’性质,间接促进了天然气普及。”
独立油气行业分析机构NAANS-MEDIA公司总经理萨福诺娃(Tamara Safonova)认为,提升三个项目的对华出口能力,将使俄罗斯长期内成为中国快速增长经济的关键而可靠的能源供应国。她说:“发展管道项目将帮助北京确保能源安全,减少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通过降低成本并提高进口效率保障经济增长。”
卡萨特金对此表示赞同,认为俄罗斯将在不断增长的亚洲市场获得长期稳定销售,减少对困难重重的液化天然气出口的依赖,同时带动本国机械制造业和管道工业发展。他说:“中国将增加稳定的管道气在能源平衡中的比例,从而降低高峰季节价格波动风险。双方还在财务结算上受益,因为部分合同将以本币结算,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该专家认为,对全球市场来说,这意味着部分需求将从液化天然气转向管道天然气,这将在2030年代初加剧亚洲的竞争。
俄罗斯总统普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从左至右)在人民大会堂会晤。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消息报》网站
| www.tsrus.cn/68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