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在萨列哈尔德保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国家利益海事委员会理事会会议上,俄罗斯总统助理兼海事委员会主席帕特鲁舍夫宣布,俄罗斯将保障跨北极走廊水域安全,其中包括北极航道。他说:“对我国来说,北极地区始终具有特殊经济、科学、文化和政治意义。合理开发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发展地区基础设施、将北极航道打造为安全的全年通航且具有竞争力的国家运输通道,是国家海洋政策的核心优先事项。”
不久前举行的俄罗斯海事委员会海军战略发展理事会会议,通过多项保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国家利益的决议。决议聚焦组织跨北极运输走廊航运,遏制他国在该地区的挑衅行为。根据俄罗斯交通部此前公布的数据,2024年北极航道货运量达379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160多万吨。该航道保持3%-5%的年货运量增长,其中60%以上的货物为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出口。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首席专家尤什科夫(Igor Yushkov)说,“亚马尔LNG”和“萨哈林-2”是俄业内仅存的未受西方制裁企业,因为美国考虑了这两个项目的外国参与因素。
同时,发展北极地区新经济项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可靠的海上交通。帕特鲁舍夫说:“首先要保证人员和装备快速响应能力,应对自然和技术原因突发状况。必须采取措施发展国内通信系统和水文气象保障。”他认为,目前保障北极海洋活动安全的联邦执行机构仍装备不足,必须采取补充措施,发展应急救援船队及其基地、制造导航设备、提供航空支援。
俄罗斯副总理兼俄总统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具体阐述了俄罗斯北极地区计划,包括在萨别塔、季克西和迪克森建三个北极救援中心,配套建设码头和机场;新造42艘海上救援船;往近地轨道发射12颗卫星(4颗通信卫星、4颗水文气象监测卫星、4颗雷达观测卫星);还要为水文测量船队建造新船。
帕特鲁舍夫说,跨北极运输走廊未来可能通过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流域与中国“丝绸之路”项目对接,推动欧亚运输走廊融入全球运输网络。目前该流域基础设施亟待更新,部分港口设备磨损率达80%,船舶老化过时。因此,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正改造萨列哈尔德河港,托博尔斯克造船修船厂正在实施“河海直达”型船舶建造计划,汉特-曼西自治区和亚-涅涅茨自治区正更新客运船队,包括高速船舶,以提升交通可达性。
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行政长官阿尔秋霍夫说:“预计到2035年,我区一半以上天然气产量将集中在亚马尔半岛北部,有关项目开发需数千万吨运力。萨列哈尔德河港与‘鄂毕码头’项目具有优越地理位置和独特运输能力,可节约40%的物流成本。”
气候变化深刻影响北极地区发展。在帕特鲁舍夫视察萨列哈尔德北极科研中心时,科学家向他介绍说,亚马尔地区温度到本世纪末将升至零度以上,可能导致地面沉降和承载能力下降。为避免这一问题,当地专家正在开展大规模科学研究,建了90个土壤状况观测点。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历史与政策学院副院长沙波瓦洛夫说,北极是俄罗斯名副其实的未来,因为该地区是自然资源宝库,虽未完全探明储量,但科学家确信资源基础极其庞大。
北极地区的第二个核心价值是运输。目前俄罗斯主要海上贸易路线经过波罗的海和黑海港口,2024年这些港口吞吐总量约5亿吨。然而,西方国家正试图通过海盗行为、检查甚至封锁威胁阻碍俄罗斯航运。俄海事委员会声明说,为确保履行对合作伙伴的承诺,除利用一切可用方式保护现有物流路线外,俄罗斯还开始建设包括各种货运方式的新综合物流基础设施,即跨北极运输走廊,其中包括利用内河航道。该委员会说:“俄罗斯有组织此类运输的历史经验,如采用新技术,仅西西伯利亚地区每年就能确保向邻国运输1亿吨货物。”
尤什科夫强调说,使北极航道能与波罗的海港口竞争,必须发展基础设施,同时考虑航运的季节性特点。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消息报》网站
| www.tsrus.cn/68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