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与俄中国际基础设施项目人才培养体系》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科学实践研讨会于6月15-16日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举行。致力于培养翻译人才以及工程技术和经济领域专业人才的俄中两国高校代表均出席了此次会议。俄方代表来自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等经济学校、圣彼得堡国立亚历山大一世皇帝交通大学(又称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莫斯科古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等,而中方代表来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本次会议由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主办。
与会代表认为,本次会议的主题非常现实,也很及时。随着俄中两国外交和经贸联系的不断加强,以及铁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新的国际基础设施项目的出现和合资企业的成立,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新就业机会的出现也成为此类人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在发言时强调,随着俄中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与发展,俄语在中国已成为继英语和日语之后最受欢迎和最具前景的第三大外语。
宁琦教授表示,根据2016年的数据,中国140所高校每年培养近两万名俄语人才。开设俄语课程的中学数量也在不断增长。目前,俄语已成为中国19个省份约123所中学的必修课,俄语学生总人数约达 8.3万。其中,大部分学生来自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设置俄语的中学共有52所,而北京和上海开设俄语课程的中学仅各有一所。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英男教授表示,培养俄语人才需要额外的支持。她说:“培养俄语语言文学人才的大环境已经形成,但对非语言等其他领域的发展还应给予额外的推动力。中国教育的特点是,无论在哪里学俄语,甚至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学院,仍使用的是语言文学方面的教学大纲。”
与会者认为,莫斯科国立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在深圳成立的联合大学将于今年8月迎来首批学生,这将为国际基础设施项目人才培养方面带来光明前景。
| www.tsrus.cn/658043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