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学生俄语大赛北京圆满落幕

2016年1月20日
【 字号:
【《透视俄罗斯》消息】2016年1月18日晚,首届中学生俄语大赛在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落下帷幕。作为中国俄语人的新希望,决赛选手均展现出了良好的俄语水平与文化素养。其中,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14中学的张海宇同学脱颖而出,获得本届大赛一等奖。
Olimpiada CN 468
来源:Press photo
http://tsrus.cn/560819

扫一扫

促进俄语教学 激发学习热情

为推动和提升中国中学俄语教学水平,激发学习俄语的积极性,提高中学生俄语运用能力,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联合主办此次中学生俄语风采展示公益活动暨第一届中学生俄语大赛。

本届大赛分初选和决赛两个阶段。大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风采奖10名以及优秀奖15名。所有获奖者将获得最高价值2万元人民币的俄罗斯著名大学自费留学申请名额。此外,优秀选手将有机会被以莫斯科国立大学为代表的世界级名校录取,并有望获得最高价值30万元人民币的奖学金。

据大赛主办方俄中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介绍,自2015年10月大赛初选工作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中国国内近50所中学1200多名学生的参赛作品。经过初评委员会的评选,30名优胜者最终跻身决赛。

“我向往去莫大学经济”

决赛在友好而热烈的氛围下进行,选手们既要回答选定问题,也要进行才艺展示,大家均有不俗表现。最终,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14中学的张海宇同学突破重围,获得冠军。

张海宇出生在一个跨国家庭里,妈妈是乌克兰人,爸爸是中国人,从事与俄语相关的工作。从出生起,张海宇便与俄语结下不解之缘。

决赛舞台上的张海宇,口语流畅,表现自如,可提起最初学习俄语的日子,张海宇却说自己起初并不愿意学俄语。他说:“虽然在家里都会说俄语,但我一开始并不喜欢,都是妈妈要求我学习。”然而,随着多次前往俄罗斯、乌克兰探望亲人,与当地朋友交流,张海宇开始慢慢享受学习俄语的乐趣。他说:“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很友善,很健谈。在适应国外生活的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在那里有所”。虽然俄语是张海宇的“母语”之一,但对其精通掌握却并不容易。语法是张海宇面临的最大困难。他说:“我的俄语比较口语化,语法比较薄弱,为了能够学好俄语,每周都会针对语法进行补课”。

靠着不懈的坚持、家人的支持以及外籍老师的鼓励,张海宇终于收获了梦寐以求的大奖——中学生俄语大赛一等奖,以及赴莫大读书。“我梦想去莫大读经济系,将来从事中俄贸易方面的工作,这是我一直向往的。”

为中俄各领域合作储备人才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戴秉国在听到举办第一届中学生俄语大赛的消息时深感振奋,他在贺词中表示:“俄罗斯是拥有独特优势的国家,又是我们的友好邻邦,中俄关系发展得很好,展望未来,还会好上加好”。然而,谈到目前俄语人才发展和培养的现状时,戴秉国则强调,“目前,国内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俄语的各类人才仍很缺乏,很不适应中俄关系蓬勃发展的需要。希望首届中学生俄语大赛的举办能够在推动中国形成学习俄语的热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大赛俄方唯一高校主办方、莫斯科国立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也向组委会发来贺信。萨多夫尼奇校长指出,通过举办中学生俄语大赛将有助于加强俄中友好关系,深化两国文化的互联互通,促进两国教育的合作与发展,并为巩固俄中友谊做出积极贡献。

本次大赛还邀请到中国俄语教育界泰斗、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心主任李英男担任评委会主席。李英男在赛后表示:“作为老师,我首先是听发音,再一个是看选手的俄语表达流利程度,是灵活掌握还是机械背诵?我觉得,通过才艺表演可以展现选手文化素质和性格特点,这与学习外语的好坏以及未来工作都有关系。”

最后,李英男表示,“希望以后每年或者每两年能举办这一比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各方面合作非常多,急需懂俄语的人才,但是既懂俄语,又可以促进中俄友谊与合作的专家非常少,我们希望通过中学俄语大赛为两国合作提供高端的后备人才。”

| www.tsrus.cn/560819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相关阅读:俄教育部副部长:俄语赋予科学与文化更多可能性

作者:梁婷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