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梅列日科夫斯基(Dmitry Merezhkovsky)出生于1865年8月,有九个兄弟姐妹。他的父亲是效力于亚历山大二世手下的一位谘议文官。梅列日科夫斯基的童年是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别墅和一处依山傍海的古典风格庄园里度过;前者位于圣彼得堡的叶拉金岛(Yelagin),后者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这些均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些生动的素材。
管家曾给他讲圣经故事和圣徒传,这让他产生了为宗教奉献终身的想法。梅列日科夫斯基在很小的时候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作,但却遭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批评。后者告诉他,要想写好作品,就必须要受苦。
1892年,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二本诗集《符号》以及演讲稿《当代俄国文学衰微的原因及新流派》。这篇演讲稿肯定了个人的创造性,如今被认为是新文学时代的早期宣言。
谢尔盖·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和《艺术世界》杂志对他表示了欢迎,还发表了他的文学评论。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妻子季娜依达·吉皮乌斯(Zinaida Gippius)也是一位诗人,她有着一头红色的头发。两人对秘教越来越感兴趣,还试图建造他们自己的教堂。1905年革命后,梅列日科夫斯基曾预言“教堂会倒下,君主制也将如此”,并提出在现实革命之前首先需要一场精神革命。
他的第二部三部曲历史小说以《十二月十四日》收尾,讲述的是1825年十二月党人的革命故事。 梅列日科夫斯基说,他写历史小说是要“通过历史来探寻未来”。他成为了一名越来越有争议的作家。批评家嘲笑他自命“伟大的哲学家和先知”,称其作品是“糟糕的文学”。
他被指控与恐怖分子有联系,而他对布尔什维克压制统治的悲观预言也很快成真了。他形容新政府是“反基督者的王国”。这对夫妇变卖了他们的全部财产,于1919年12月逃离了俄国,此后再也没有回来。
1925年,梅列日科夫斯基在法国推出了《新船》杂志,成为持不同政见者和流亡文学的中心。他与另一个流亡作家伊万·蒲宁(Ivan Bunin)成为了好友,后者曾获得193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梅列日科夫斯基又创作了大量作品,据说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
他的晚年一直有很大争议;他曾先后称赞过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希望他们能从共产主义手中解放欧洲。1941年6月,就在他去世前不久,他在德国广播电台上做了一次如今看来臭名昭著的讲话:他把希特勒比喻为圣女贞德。这篇演讲因其内容和发表时机受到了广泛的抨击。事实上,他之前和之后的许多言论都有着矛盾。曾听过他早期演讲的短篇故事作家特菲(Teffi)写道:“梅列日科夫斯基做了长篇大论……对布尔什维克党人和法西斯都做了批评。”
沙皇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都仇视他,而梅列日科夫斯基只忠于自己的想法。契诃夫称他是“信徒”,儿童文学作家科尔内·楚科夫斯基(Kornei Chukovsky)则称他是“神秘、深不可测、近乎迷一样的生物”。在小说《诸神的复活: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结尾,梅列日科夫斯基描绘了俄罗斯圣像画家的形象——为有翼“先驱”约翰(施洗者圣约翰)的画像镀金的画家。在结尾的段落里,那些充满艺术灵感的想法有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这位圣像画家将多年精力用于一本圣像画指导手册上;他写道:“太阳就像一团炽热的灰烬,上升到黑暗森林的上空,一种类似音乐的东西席卷了大地和天空。”
| www.tsrus.cn/4333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