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的交织:一位中国教师在俄罗斯的生活

2025年10月22日
【 字号:
在与中国近在咫尺的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住着一位中国教师李彤彤(音)。这位黑河姑娘2017年起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同时攻读副博士学位,跟自己的中国女儿说俄语,生活中兼容两种文化。接受《阿穆尔真理报》采访的她讲述了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趣事:给在中国的女儿带黑面包、用“俄罗斯方法”教育孩子。
Teacher Li Tongtong with Family
李彤彤老师和家人 来源:个人档案
http://tsrus.cn/684395

扫一扫

从语言障碍到爱上红菜汤

李彤彤毕业于黑河学院俄语师范专业,一毕业就到了俄罗斯。考试结束后她决定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教汉语,但在俄罗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刚到俄罗斯时,因为担心出错,别人听不懂,她不敢说俄语。但现在语言障碍已成为过去。她笑着回忆说:“没想到俄罗斯人说话会吞音,而且语速非常快。他们的口语和中国老师教的完全不一样。刚到时我迷了路,便试着向一位市民问路。他回答得太快了,我一下子懵了。后来他更清楚地慢慢重复了一遍,我就全听懂了!”

李彤彤刚开始不习惯俄罗斯饮食。她说:“第一次吃抓饭,对我来说简直是灾难。里面油太多了,全是肥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适应的当地饮食,现在已能愉快地享用抓饭和红菜汤了。李彤彤还发现了俄餐的一大主要优点。她说:“俄餐比较单调,那是因为纯天然,健康又有营养。比如牛奶,在中国可能放几个月都不会坏,但在俄罗斯,有一次我忘了把牛奶放进冰箱,第二天就酸了,因为那是真正的牛奶!” 

李彤彤老师和学生们 / 个人档案李彤彤老师和学生们 / 个人档案

在布拉戈维申斯克的事业

李彤彤目前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师范大学攻读“俄国史”方向副博士学位,并在当地孔子学院教授汉语。她在教学中总会问学生一个关键问题:你为什么学中文?她分享经验说:“对学习复杂事物的人来说,认识并理解自己的动机很重要。汉语无疑很难学。如果学生说是爸爸妈妈逼他来的,那我就知道他不会认真学,因为他没有自己的动机。”她还提到,由于两座城市距离很近,经常去黑河的学生会从那里“带”回新词,这能让他们更快地掌握复杂的汉语。 

不按固定计划生活

新冠疫情爆发后,李彤彤回到黑河,在当地一所高校任教,期间结识了现在的丈夫。现在他们有一个三岁的女儿。由于各种机缘,现在李彤彤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工作和生活,丈夫和女儿则在黑河,她经常回去团聚。她的梦想是在黑河高校任教,放假时全家一起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她不无遗憾地说:“只是要在这儿买房,可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房价太贵了!”目前李老师住学校宿舍单间,因为市里租房很贵。 

李彤彤老师和家人 / 个人档案李彤彤老师和家人 / 个人档案

两种文化交织的生活

在俄罗斯的生活极大影响了李彤彤的世界观。这体现在她教育女儿的方式上,这些方式与中国的传统观念不符,也得不到老一辈人的理解。她说:“我发现,俄罗斯孩子有权选择自己想做什么、喜欢什么;但中国往往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决定孩子该做什么,没有人关注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中国竞争非常激烈,所以你必须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找到好工作、赚很多钱,然后尽快成家。每个人都被安排了明确的计划,不按计划走,家人就会给你压力。到俄罗斯后我才明白,生活可以不按计划进行。”

李彤彤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中国家长看到孩子摔倒会立刻跑过去,拍掉灰尘,拍打和责骂让孩子摔倒的地面,安慰孩子。但这样孩子会哭得更厉害。她说:“看到女儿没什么事,我就不会慌忙跑过去。我会平静地跟她说话,不渲染紧张。”但这种方法得不到老一辈人和其他中国妈妈的理解。这位年轻妈妈分享自己的感受说:“很多中国家长觉得我就是懒,我父母和公婆也因此责备我。这当然让人委屈,但我总是努力解释自己的想法。目前中国很少有人能理解我。”李彤彤只带女儿来过一次俄罗斯。小姑娘在这里品尝了很多不同的食物,尤其喜欢红菜汤、波罗金诺黑面包和果粒酸奶。现在李彤彤总带这些食物回国,当作给女儿的礼物。 

李彤彤老师和学生们 / 个人档案李彤彤老师和学生们 / 个人档案

花语误会

李彤彤的生活,就是在俄中文化密码之间不断切换,这有时会引起些误会。她说:“一次在黑河,有人让一位俄罗斯女同事帮忙买鲜花,作为送给中国同事的生日礼物。这位俄罗斯姑娘本来想买玫瑰,但中国玫瑰只送给恋人或妻子,因此她买了菊花……可在中国菊花用于葬礼,或者带去墓地。收到菊花的中国同事非常诧异,差点辞职回家。”

她自己也在俄罗斯遇到过类似情况。一次她和朋友想给一位年长的中国同事送花,选了两枝康乃馨,打算每人给同事送一枝做生日礼物。李彤彤笑着说“在中国,康乃馨是送给妈妈和年长女性的,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尊重。到了花店,我们说要两枝康乃馨。店员问:‘是送给谁的?’我们回答说给一位年长的同事。店员又问:‘她多大年纪?’我们回答说64岁。店员惋惜地说‘还很年轻啊!太可惜了!’原来他以为我们要去参加葬礼!”

如今,李彤彤已完全适应了俄罗斯的生活,对布拉戈维申斯克和俄罗斯人的喜爱与日俱增,不打算切断与这里的联系。因此,她的计划是在两座城市、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中生活。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阿穆尔真理报》网站

  
| www.tsrus.cn/684395| 

奥莉加·巴图林娜(Olga Baturin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