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俄罗斯国家酒精政策研发中心主任帕维尔·沙普金指出,该国酒精消费量下降不仅源于民众饮酒习惯改变,更与政府对酒类流通监管的持续强化密切相关。
沙普金表示,2000年代初含酒精液体意外中毒致死案例激增,正是酒精"灰色"流通肆虐的后果——当时黑市普遍采用各种手段规避消费税。
转机出现在对家用化学液体开征消费税,以及国家统一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启用之后。该系统专门记录乙醇、酒精及含酒精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数据。
"可以说直到2014年,统一信息系统才真正完善起来,覆盖了城市零售终端,但初期仅针对除啤酒及啤酒饮料之外的其他酒类。后来系统才逐步扩展至小型居民点。"沙普金强调。
他补充说,尽管啤酒及啤酒类饮品占纯酒精总消费量约一半,但啤酒的完整追溯标签体系直到一年前才全面实施。"2022年之前,啤酒行业实际上始终否认存在非法流通。如今情况正在改变——整个行业正变得更为透明。"
沙普金解释道,俄罗斯系统化酒精产销核算始于1990年代末推行消费税与特种标签制度。当时官方产量数据骤增,主要原因并非消费量上升,而是大量产品从"灰色地带"转入正规市场。
此前据统一跨部门信息统计系统数据显示,2025年9月俄罗斯人均酒精年消费量已降至7.84升,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较8月份的7.93升进一步下降。
来源: 《俄罗斯报》
| www.tsrus.cn/68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