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在俄罗斯:物品承载回忆与纪念

2013年7月12日
【 字号: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一词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出现在俄罗斯。
图片来源:Flickr/DBarefoot
图片来源:Flickr/DBarefoot
http://tsrus.cn/453557

扫一扫

当时,大批中国“日用品”涌入正在经历“重建”俄罗斯。然而,在此之前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人寻常生活是在上世界50-60年代。那时的苏联消费者曾十分迷恋中国商品。

俄罗斯年青一代中国通建立起名叫“Magazeta”的网站。现在,让我们看看网站用户对中国商品有怎样的印象和记忆。

中国商品:从质量保障到质量低下

苏联所有进口商品(包括中国商品)都特供为国家高层使用,因此绝不会进口质量低下的商品。对当时的消费者来说,“进口商品”就是高档和质优的代名词。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中国商品,如中国的风衣、“长城牌”猪肉罐头等,它们在苏联人眼中都曾是一级商品。那时,“中国制造”标志被视为是质量保障。

然而,情况在俄罗斯“重建”时期发生了变化。两国关系在长期低谷后得到恢复,自然也重新开启经贸合作。俄罗斯向中国供应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以此换得轻工产品。中国廉价日用品的进入还有另一条重要的渠道--非法贸易。俄中经贸合作中心俄方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表示,2000年,非法进口金额达到100-120亿美元,而俄中两国之间当时的正规贸易总额仅为100亿美元。他说:“这种非法贸易的后果就是涌入俄罗斯的中国商品质量低下。对供应没有相应控制,对质量和认证都没有控制。中国名牌企业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反对这种贸易模式。”

珍贵的记忆:对中国的初印象

然而,无论上世纪90年代中国商品的质量如何,俄罗斯“重建”时期的一代如今已长大成人。对他们来说,中国制造的羊皮大衣或仿冒的蒙坦纳(Montana)手表都成为孩提时代和青年时代的标志物,以及铁幕落下的象征。

摆摊叫卖五颜六色中国“日用品”的小贩和身穿花布裙的孩子们的出现为我们的街头增加了色彩。结束货架长年光秃秃状态的首批舶来品主要产自中国。

很多俄罗斯人对于布拉戈维申斯克到黑河这条“倒爷”必经之路的记忆充满了浪漫色彩。

网友Tonya说:“那是一段神奇的回忆!对我来说,小时候中国就是阿穆尔河的沿岸街,另一侧是中国农村,那里现在是比俄罗斯阔气的城市。大大泡泡糖、粉红色的九分裤、松紧裙、漂亮的彩色上海回力鞋和木扇子......”

赫尔班写道:“上海回力鞋。在90年代,所有人都穿这种鞋。我指的是,16岁以下的孩子们都穿这种鞋。有人说,这是葬礼上穿的鞋,但这没有降低任何人穿这种鞋的热情,它们穿起来非常舒适,价格也很便宜。”
女性到现在还怀念童年时穿过的中国裙子。奥莉加·科孜戈尔写道:“我记得自己穿过的中国儿童裙、毛衣、外套和鞋子。它们的质量令人惊讶的好,不掉色,也穿不烂,然后再多次转送给亲戚们,一件东西够好几个小孩轮流用。父母曾有过镶着珍珠贝的睡袍,由结实的丝绸做成,绣有龙和鱼的图案。材料非常厚实,极其漂亮,你可以连着几个小时盯着不停的看,感觉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

米哈伊尔·克雷洛夫斯基说:“每个少先队员的梦想都是乒乓拍和乒乓球......中国产的乒乓拍和乒乓球被视若珍宝。”另一个极其时髦的东西是中国随身听和游戏机带。Makan回忆道:“早在1989年,我‘费劲走后门托关系’搞到了中国产随身听,不记得公司名,但质量相当棒。盒式录音磁带的牌子有e-wide、galin、watson、noble star。”

还有一种商品每家都能找到,那就是中国产的羽绒服。亚历山大·马利采夫说:“我有这种不是特别保暖的中国产羽绒服。当时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羽绒服”。“还有皮茄克。这在当时完全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安德烈·杰里亚宾说。

作者:叶连娜·库兹明娜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