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分析:中国缘何需要俄罗斯?

2014年6月9日
【 字号:
两年多前,普京在一篇大选前的文章中写道,希望俄罗斯的发展之帆能乘上中国之风。水手都知道,海上刮风暴时控制帆船是极其困难的,不过一旦成功就有机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而世界政治目前正经历着狂风暴雨。
制图:Natalia Mikhaylenko
制图:Natalia Mikhaylenko
http://tsrus.cn/456433

扫一扫

中国同样需要巩固政治基础

普京对中国的访问没有超出人们预料。在俄美关系危机的背景下,此次访问被看作是莫斯科寻找可以依靠的新合作伙伴。俄罗斯已开始实施早已宣布的"转向亚洲"战略,乌克兰危机只是这一进程的催化剂。但认为只有莫斯科需要接近北京,而北京只是允许其靠近以便利用其资源的想法则过于简单。事实上,中国巩固其政治基础的意愿并不比俄罗斯小。中国对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同样感到担忧。"阿拉伯之春"是一个响亮的警钟。北京将其视为外部强权利用他国的虚弱持续干预其国内平稳发展的非常危险的模式。尤其是,华盛顿当时还宣布了其"重返亚洲"的政策。尽管美国一再向北京示好,但该政策的目标正是为了遏制中国。

中国与邻国的诸多领土争端虽然长期处于相对"休眠"的状态,但目前矛盾正不断被激化,并且显然已不再局限于地区性质。恰好在普京访华前后,中越关系陡然紧张,中国甚至开始从越南撤侨。中国与日本和菲律宾的关系也非常紧张。奥巴马在不久前对太平洋地区的访问中首次明确表示,美国将在领土争端问题上全力支持自己的盟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列举了许多国内问题。这些问题部分与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引发的经济过热有关,部分与社会和经济的分化以及大一部分社会群体未能跟上社会发展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有关。

中国与俄接近的具体动机

自2012年当政,即当前危机发生很久之前起,习近平就强调要将中俄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然,中国对乌克兰局势表态谨慎。中国有不少内部分裂问题(新疆、西藏、台湾),对任何边界变动都很敏感。因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其公开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与此同时,中国强调其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以及俄罗斯的行动是对美国在后苏联空间多年政策的反击。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与美国的对抗中失败,因为这会加强美国的地位。中国认为,美国是其不久的将来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的战略对手。那么,中国与俄罗斯接近有哪些具体动机呢

第一,这是个全球战略平衡问题。中国是透过中美俄大三角来看待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潜力的。大三角中每一个点的分量都依赖于同其他两点的关系。中国认为,任何一角如果失去与另外两角之一的联系,则无疑会变弱,并更加依赖与第三角的关系。

第二,是地区安全问题。随着邻国在其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越发感到不自信,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也持续增大。俄罗斯是与中国交界且与之没有领土纠纷的唯一大国(除中亚国家之外)。中国的最高纲领就是在这些冲突中获得俄罗斯的支持。

第三,可靠的能源供应。中国传统上依赖全球能源市场,但随着全球及地区压力的全面加大,不得不思考其能源供应中的军事和政治成分。俄罗斯是在关系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其出口不会被美国海军切断的唯一原料供应国。这种情景目前看来似乎很难出现,但近年来的历史屡次证明,一切皆有可能。

第四,全球治理问题。乌克兰危机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为对俄罗斯施压,美国动用其政治影响干扰了全球市场的运作,其中包括将俄罗斯的银行机构排除出国际支付体系、操纵评级机构以及影响全球金融机构。中国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因为这些措施可被用来对付任何一个与美国发生严重冲突的国家。因此,中国和俄罗斯一样乐见美国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垄断地位被削弱。

第五,新的发展动力。中国与其他出口导向型国家一样依赖外部环境并不断寻求新的市场。俄罗斯直到不久前还对大规模中国投资持保留态度,担心这样会加重经济失衡。两国的政治接近有助于刺激此类接触,这也是普京此次访华所展示的内容之一。

总之,俄中合作伙伴关系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两个超大邻国都具有悠久的帝国传统,注定会有摩擦和利益分歧,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重要的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善于处理冲突。俄罗斯必须学会利用其政治技巧和经验,弥补与中国相比较为弱小的经济实力。在此方面,莫斯科目前要优于北京。

| www.tsrus.cn/3476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作者: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Fyodor Lukyanov),《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科学负责人。,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

文章中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编辑部立场。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