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元帅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Fyodor Ivanovich Tolbukhi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军队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其同僚亚历山大·瓦西里耶夫斯基元帅(Marshal Alexander Vasilevsky)曾这样评价他:“他在指挥战事中展现出无可挑剔的才能,既有卓越的战略眼光,又有无畏的个人勇气;同时,他对下属的热情关怀与激励,更让他成为一位备受敬仰的领袖。”
托尔布欣的军事生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步晋升为参谋长,并因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勇气和胆量而被授予圣安妮勋章和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Orders of St. Anne and St. Stanislav)。
托尔布欣在克里米亚。 / Boris Sheynin/塔斯社
在1917年爆发的俄国内战中,托尔布欣选择站在布尔什维克一方。他曾先后担任师参谋长和军参谋长,与尼古拉·尤登尼奇将军(Nikolai Yudenich)率领的白卫军作战,还曾参加苏波战争(1919年2月 至 1921年3月18日)和在卡累利阿对芬兰人的军事行动。
1941年6月德国国防军入侵苏联时,托尔布欣少将时任外高加索军区参谋长,是“同意行动”的策划者之一。同年8月至9月,苏军和英军控制了亲德的伊朗。
1941年11月,托尔布欣与外高加索方面军司令德米特里·科兹洛夫中将(Dmitry Kozlov)一起制定了在敌占区克里米亚登陆作战的计划。登陆行动于12月26日开始,并最终解放了刻赤半岛。
/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
托尔布欣曾就任克里米亚方面军参谋长,但由于与最高统帅部代表列夫·梅赫利斯(Lev Mekhlis)发生冲突,不得不于1942年3月离开克里米亚方面军。两个月后,德军击败了半岛上的苏军,再次控制了半岛。
从1942年7月起,托尔布欣指挥第57军,负责斯大林格勒南部的进攻行动。“第57军镇定从容、深思熟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防御性和个人进攻性战斗和行动。我们称之为一支纪律严明、组织有序的军队,并尊敬和爱戴队伍的指挥层,他们对普通人、对士兵、对待任何级别的官兵都表现出特别周到细致的态度。”瓦西里·莫罗佐夫中将回忆道。
托尔布欣的部队于11月19日开始的反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击溃了罗马尼亚第4军的部队,并从南面完成了对斯大林格勒德军的包围封锁。
在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战役”中,托尔布欣领导了对乌克兰东部德军“穆伊斯前线”(Muis Front)防线的进攻。这使得束缚住敌军的大批后备力量并阻止国防军指挥部将其调往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城堡行动”地区成为可能。
托尔布欣在布加勒斯特主持阅兵式。 /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
1944年5月,在解放克里米亚的行动取得成功后,托尔布欣被任命为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同年8月,他的部队与罗季翁·马利诺夫斯基(Rodion Malinovsky)的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部队一起执行了光荣的雅西-基希讷乌(Jassy-Kishinev)行动,包围并击败了“南乌克兰”德军集团军。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全面解放了摩尔多瓦领土。罗马尼亚发生政变,该国站在了反希特勒联盟一边。保加利亚也很快效仿。1944年9月12日,托尔布欣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1944年10月,托尔布欣指挥的乌克兰第3方面军部队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部队一起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5年2月13日,布达佩斯被解放。
3月,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Lake Balaton)发动了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苏军顶住了敌人的进攻,敌人的战线只能渗透到很小的纵深,随后苏军发起了反攻。
1945年4月13日,托尔布欣的部队攻占了维也纳。为了保护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他下令在进攻过程中不使用重型火炮和轰炸机。
战后,托尔布欣先后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指挥南方集团军和外高加索军区部队担任领导职务。1949年,他因患糖尿病而去世。
“我永远不会忘记,费奥多尔躺在病床上,就在他去世前几分钟,还向[我们]保证明天就去工作......” 瓦西里耶夫斯基曾回忆道。
本文由《Gateway to Russia》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营利机构项目准备
|www.tsrus.cn/68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