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可能会提出,他的名字与俄罗斯动荡时期的结束密切相关。事实上,米哈伊尔于1613年登基,就此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动荡局势,终结了克里姆林宫内政权更迭、外国势力干涉以及内斗频繁的局面。
乍看之下,米哈伊尔似乎并非王位继承者的合适人选。他年纪很小,只有16岁,尽管罗曼诺夫家族是古老的莫斯科贵族,但在当时对他也少有人知。罗曼诺夫家族与中世纪初早期统治俄罗斯的鲁里克王朝有关,米哈伊尔祖父的姐姐阿纳斯塔西娅是伊凡雷帝第一任也是最爱的一位妻子。这巩固了米哈伊尔的地位。
米哈伊尔由现代议会的原型——缙绅会议(Zemsky Sobor,又译为国民代表会议)所选出。甚至农民代表也参加了米哈伊尔的选举。此次选举在任何时期都值得关注。在米哈伊尔统治期间,几乎每年都会召开缙绅会议,那时正值西方国家专制主义发展的最高峰。新的王朝需要广泛的社会支持,因为俄罗斯的一切因遭受多次战争和国内动乱而被破坏殆尽。
最终,恰恰是年轻和相对的默默无闻帮助米哈伊尔当选。他背看作一位软弱的统治者,这对于取悦强大的沙俄特权贵族来说很重要。“我们会选米哈伊尔。他年轻,心智还不成熟,”据称,一位贵族在选举中这样说过。
在整个三十年的统治期间,年轻的沙皇得以保持社会和谐与共识。他的个人素质帮助他取得成功。在人们的记忆中,他敏感而善良。根据历史学家谢尔盖·索洛维约夫(Sergei Solovyov)的说法,这种特质有助于加强沙皇在国民中的权威。
不过,在执政的大部分时间里,米哈伊尔并不是唯一的统治者。他继位之后,母亲玛尔法(Marfa)接任摄政王。然后,他的父亲菲拉雷特(Filaret)从波兰被释放回国后,也成为共同统治者。父亲是族长,但在文献中被称为“伟大的君主”。
母亲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米哈伊尔无法轻易为自己挑选妻子。在加冕三年后,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选妃活动。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未婚妻玛丽亚·霍洛波娃。图片来源:Nikolai Nevrev/Wikipedia
当米哈伊尔的母亲挑定人选之后,沙皇自己也选中了另一位意中人。她是一位贵族的女儿,名叫玛丽亚·霍洛波娃(Maria Khlopova)。然而三天后,她突然病倒,宫廷御医很快得出结论说她无法生育。因此,她遭到流放,尽管事后被证明非常健康。
几年后,米哈伊尔安排了另一场选妃。当他选择了一位来自谦卑贵族家庭的年轻女子时,再次震惊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年轻的沙皇表现出自己的勇气,违背了母亲的意愿。他的美满婚姻持续了很多年。
有人说,米哈伊尔非常喜欢花,曾经引进过一些品种。在米哈伊尔统治期间,玫瑰园首次出现在俄罗斯。
这位沙皇不仅从西方引进鲜花,他还邀请外国人来俄罗斯建立工业。其中之一便是来自荷兰的安德里斯·维纽斯(Andries Winius),他在图拉港附近开展钢铁和火炮生产。此后,图拉成为俄罗斯的主要武器生产中心之一。
一些历史学家断言,通过引进西方技术,米哈伊尔开启了俄罗斯的欧洲化进程,为自己的孙子彼得大帝统治时期的真正欧化奠定了基础。
最重要的是,米哈伊尔所取得的最大成就即在俄罗斯重建秩序,巩固了国家稳定,避免了因频繁内战而引发的国家分裂。
| www.tsrus.cn/659609 |
本文由《Russia Beyond》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盈利机构项目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