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四世的父亲1533年去世,其时年幼的王储刚刚三岁。形式上,伊凡成为全俄罗斯大公,但他当然无法治理国家,权倾朝野的旧式大贵族们对权力展开了争夺。伊凡8岁时母亲去世。强行成为其监护人的舒伊斯基公爵一家对他很不好,据伊凡回忆有时还不给他吃饱饭。历史学家谢尔盖·索洛维约夫(Sergey Solovyev)认为,正是这段悲苦的童年经历导致俄罗斯首位沙皇冷酷无情性格的形成。他说:“自私、藐视公共福祉、蔑视亲友的生命和名誉,舒伊斯基播下的种子长成了恐怖的伊凡。”
1547年成年当天,伊凡加冕成为沙皇。他之前的所有莫斯科大公国统治者均称大公。他是第一个自称沙皇的统治者。沙皇即“凯撒”,在西方语意中表示“皇帝”,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这一称号在西方君主眼中赋予了俄罗斯及其统治者更大的份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及其他君主均承认伊凡雷帝为皇帝。伊凡长期与伊丽莎白保持通信,据传还曾向其求婚。但伊丽莎白拒绝了俄罗斯沙皇,不过正是在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与英国进行贸易的。
伊凡四世年轻时的统治具有先进性,1549-1560年间曾联合非正式政府“重臣拉达”(由其忠臣、年轻贵族和僧侣组成的一群人)共同治理国家。拉达推出一系列重要改革,加强沙皇的权力,限制大贵族的权力。但伊万后来解散了拉达开始独裁统治。
重臣拉达被解散后的1565年,“直辖禁军”(Oprichnina)取而代之,一个残酷镇压的时代开始了。沙皇将俄罗斯领土划分为贵族辖区(Zemshchina)和特辖区(Oprichnina),前者仍由贵族统治,后者由沙皇通过其挑选的禁军(由特辖军人组成的近卫军)直接统治。据同时代的人证实,禁军的核心是德国贵族陶伯(Taube)和克劳泽(Krauze)。他们成立了一个古怪的“僧侣团”,由沙皇亲自领导。僧侣团成员身着僧服,与沙皇集体祈祷。禁军的象征物是狗头和扫帚。陶伯和克劳泽在文献中写道:“这代表着他们先是像狗一样撕咬,然后将所有多余的东西清扫出国家。”
禁军不断对大贵族及其支持者进行恐怖镇压,直到1572年将其满门抄斩。历史学家德米特里·沃洛季欣(Dmitry Volodikhin)写道:“甚至杀死妇女、儿童,对被判叛国罪者的妻子进行羞辱,公开进行最残忍的酷刑折磨。”这一时期的最后,禁军首领也被杀害。据历史学家估计,死者不少于4500人。
伊凡雷帝在其统治时期不断对外作战,努力扩大版图。一方面,他打败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将其领土纳入俄罗斯。在其统治时期,俄罗斯征服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地区,开始开发广阔的西伯利亚。另一方面,俄罗斯输掉了1558-1583年与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和瑞典进行的立窝尼亚战争,未能夺取通向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罗斯中部则数十年遭受克里米亚鞑靼人的侵袭。1571年,他们甚至打到莫斯科,将除克里姆林宫外的一切东西烧毁。鞑靼人后来被击溃,但俄罗斯也已马满目疮痍。
沙皇伊凡雷帝虔诚地信仰上帝,慷慨地向寺院捐赠,虽然被其下令处死的也有僧侣。伊凡受过良好教育,善于辞令,在丹麦书商的帮助下在莫斯科成立了俄罗斯第一家印刷社,命令宗教界设立学校教孩童识字。他统治期间莫斯科甚至出现了音乐学院的雏形。与此同时,他又是个极其残暴、报复心强烈的人(这在禁军时期表现尤为突出),多次亲自下令执行残忍的死刑。他说:“我们有权奖赏自己的奴仆,也有权处死他们。”
伊凡至少娶过7任妻子,生过8个孩子,但大部分都夭折了。长子伊凡死于1581年,据多部史书记载,是沙皇在争吵中用手杖击中皇子,失手将其杀死的。有些研究者认为这是杜撰的故事,并认为皇子死于疾病。特列季亚科夫画廊收藏的一幅出自列宾(Ilya Repin)之手的名画《伊凡雷帝和他的儿子伊凡》描绘的就是这一传说。画面中,伊凡雷帝是个目光惊恐的老者,他抱着垂死的儿子,在恐惧中意识到自己做了蠢事。
| www.tsrus.cn/643605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