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俄罗斯文化部副部长让娜·阿列克谢耶娃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首届全俄少数民族文化论坛上宣布,计划到2025年底将约90个项目纳入联邦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列克谢耶娃表示,该名录收录的是最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民俗和民族志资料。各联邦主体正建立地区级名录,最具特色的样本将入选联邦名录。她透露:"自今年启动以来,已收录31个项目,计划年底增至约90项。"
她补充说,联邦专家委员会成员来自全俄民间创作中心、博物馆及科研机构。通过信息系统,全球公众均可查阅这些遗产。
语言数字化与传统技艺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北极与北方研究所代表娜塔莉娅·科普采娃指出,该名录是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她强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8个少数民族中有7个生活在北极地区,"严酷环境使其文化遗产更具独特价值",并特别提到北方民族食品制作工艺正通过地理标识保护。
俄罗斯少数民族协会第一副主席阿尔图尔·加尤利斯基强调了语言数字化工作:"我们正在数字化5种少数民族语言。埃文基语已完成9万词条,恩加纳桑语工作也在推进。这将使濒危语言永存。"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民间创作中心表示,已入选地区名录的项目包括:埃文基猎人滑雪板制作技艺、埃文基鹿皮地毯制作工艺,及适应北方游牧生活的婴儿摇篮制作技术。
论坛进程
全俄少数民族文化论坛于9月底在楚科奇启动,经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彼得罗扎沃茨克巡演后,将于11月在秋明结束。论坛旨在保护与推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及节庆文化。
来源: 《塔斯社》
| www.tsrus.cn/68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