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合作路线图 俄中将深入开展科学领域合作

2019年8月9日
【 字号:
【《透视俄罗斯》消息】据塔斯社报道,俄中两国签署科学合作路线图,两国科学家就联合深海研究、发展超强激光领域相互协作、研究大脑、考察北极和南极等方面合作达成协议。
Laboratory
来源:路透社
http://tsrus.cn/666773

扫一扫

两国科学院负责人在莫斯科签署科技领域合作路线图。合作协议由俄罗斯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Alexandr Sergeev)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签字。两国科学家将根据协议开展联合海洋考察并在各科学领域进行联合研究。

合作前景

Finam集团分析师列昂尼德·杰里岑(Leonid Delitsyn)说:“现代科学研究成本高昂,需要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仪器设备及大型科研团队的集体努力。建造科学考察船的成本估计可达50亿卢布,因此联邦科学研究署表示没有建造科学考察船的资金。”他说,即使是已服役半个世纪的科学考察船,成本便宜十倍,也要约500万美元,超出单独科研机构开展任何科研项目的能力。杰里岑说:“近年来在政治紧张的形势下无法指望与西方科研机构合作,尤其是涉及北极以及考察成果可加强国防能力的项目。”他认为,因此科学合作与以往一样是与军事联盟相伴的,要在关键领域集中资源没有其他办法。

开放经纪人公司总经理宏观经济顾问谢尔盖·赫斯塔诺夫(Sergey Khestanov)说:“苏联时期以来俄罗斯就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科研潜力,然而将科研成果付诸实践是俄罗斯科研领域的弱点。中国则恰恰相反,在应用方面实力一直很强。联合双方的力量可以显著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列昂尼德·杰里岑说:“路线图是科研机构参加这些项目的基础。”他说:“此类项目不仅作为对概念和战略的阐述,而且作为使科研机构可以提交申请参与项目的一种独特授权而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方向

两国科学家根据路线图就开展联合深海研究、发展超强激光领域相互协作、大脑研究、北极和南极考察等方面达成协议。今年四月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与中国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中国)签署关于建立俄中北极科研中心的协议,两国科学家将在此基础上在北极开展联合研究。双方商定共同进行试验并研究北极,预测北海航线冰情并提出确保北极地区环境均衡发展的建议。

俄罗斯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此前曾表示,中国也有兴趣参加NICA大型科学项目,计划在此框架内在莫斯科郊外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建造对撞机。科学家们希望对撞机能让他们了解宇宙大爆炸后第一瞬间质子和中子是如何在太空中形成的。综合体2016年三月开始建造,在杜布纳铺设了第一块石头。计划今年首次启动不完全强度对撞机,完全强度对撞机将于2023年全面启动。

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塔季扬娜·戈里科娃(Tatyana Golikova)则提请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关注与俄罗斯科学家合作打造包括同步加速器在内的昂贵科学仪器设备的问题。她在莫斯科会见中国科学院代表团时说:“双方合作的兴趣在于建造和使用包括同步辐射在内的‘大科学’级设备的新项目。”

“大科学”是成本昂贵且极其复杂的科研综合体,旨在帮助科学家在基础科学中实现新发现并进行技术开发。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科学”级项目之一。在俄罗斯是根据国家“科学”项目建造大科学级仪器设备的。

| www.tsrus.cn/666773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叶卡捷琳娜·普里亚欣娜(Ekaterina Pryakhin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