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与此同时,彭博社的数据显示,俄罗斯9月和10月初石油出口达到过去16个月的最大值。从10月上半月实时数据看,出口量仍在持续增长。原油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俄罗斯炼油厂因遭无人机袭击进行维修,导致国内成品油产量下降。此外,俄罗斯今年8月起全面禁止汽油出口;10月起禁止非生产商(贸易商)出口柴油。欧佩克+协议框架下的石油增产也起了一定作用,但不足以支撑出口量的全部涨幅。
于是俄罗斯在石油小幅增产的同时,出口量大增。8月中旬到10月10日,石油日出口增加50万桶/日。欧佩克9月份数据显示,该月进口国欧佩克+国家(包括俄罗斯)石油需求为4290万桶/日,产量则为4305万桶/日,供应过剩达15万桶/日。8月市场处于48万桶/日的供应短缺状态。供应过剩几乎是国际油价下跌的绝对诱因,目前油价离历史高点本来就很遥远。国际能源署称,供应过剩将进一步扩大,明年可能增至235万桶/日。但鉴于国际能源署预测经常出现180度大转弯,对其预测不必过分重视,仅了解即可。重要的是供应过剩加剧的风险确实存在。
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在60-62美元/桶之间波动,这意味着俄罗斯旗舰产品乌拉尔原油装货港售价低于50美元/桶。根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的数据,9月份乌拉尔原油平均售价为56.82美元/桶。俄罗斯政府预算没有石油、汽油和柴油出口收入,出口关税为零。预算收入来自石油总产量,以美元计价的油价折算成卢布后纳税。欧佩克9月份报告显示,当月俄罗斯石油增产14.8万桶/日(8月仅增产5万桶/日),总日产量达到932.1万桶。根据相关义务,俄罗斯石油日产量上限为941.5万桶。
如前所述,不到一个半月俄罗斯石油日出口量增加50万桶,无疑是导致供应过剩的因素之一。过剩规模虽然不大,但确实存在。产量增长跟不上出口增长的步伐。随着俄罗斯国内燃油危机加剧及石油企业8月和9月失去财政补贴(汽油缓冲补贴),出口变得愈发有利可图。根据总统令,缓冲补贴将从10月起恢复发放,但这只会增加财政支出。只有炼油厂恢复产能,俄罗斯国内石油加工量才会上升,这或许能小幅降低石油出口量,使其与产量增长相对同步,而不是以减少成品油产量为代价扩大出口。只有石油价格回升,预算石油收入才会增加。
不过,专家认为,不应高估俄罗斯石油出口增长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斯托雷平经济增长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科佩伊金(Boris Kpeykin)认为,当前油价受多国增产及全球经济放缓风险压制,俄罗斯石油也不例外。俄罗斯炼油厂面临的暂时性困难,恐怕并非影响油价的显著因素。投资公司“里科姆信托”分析部负责人、经济学博士阿别列夫(Oleg Abelev)认为,仅依据两个月的供应短缺或过剩情况不足以做出判断。跟踪一个季度甚至四五个月的石油市场动态,才有可能谈论某种趋势。Finam金融集团分析师杜德琴科(Nikolay Dudchenko)认为,无人机袭击不仅给石油加工带来困难并推高俄国内汽油价格,还可能进一步增加石油出口量。他说,目前影响预算的关键问题是国际油价低迷和卢布走强。
除上述因素外,供应过剩从制裁角度看也对俄罗斯不利。短缺市场无论买家如何向卖家施压都难以奏效。但过剩市场是买方市场,制裁效果会更显著。此外,供应过剩会成为进口商要求俄罗斯石油进一步折价的又一个理由。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俄罗斯报》网站
| www.tsrus.cn/68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