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难容二“虎” 俄放弃意产装甲车

2013年2月1日
【 字号:
这一消息是由在伊热夫斯克机械制造厂参观的俄罗斯武装力量陆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奇尔金(Vladimir Chirkin)上将宣布的。不过他表示,根据同意方合同购买的1775辆装甲车的款项已全部支付,该批产品将在俄罗斯国内组装。但原计划以补偿方式购买的第二批1200辆意大利装甲车已被俄国防部“婉言谢绝”。它们与正在莫斯科郊外试验场进行测试的Centauro轮式坦克的命运一样。那么,俄罗斯军方对不久前还被在军中极力推广的意大利装甲车有何不满?难道只是因为新任国防部长欲摆脱其前任“未经充分考虑的短视决定”,而意大利装甲车正好撞到了枪口上?或是像传说的那样,俄国内军工企业游说集团在同依维柯的竞争中获得了胜利?
俄罗斯国防部决定不再购买意大利的依维柯LMV轮式装甲车。该车在俄罗斯被称为“猞猁”。图片来源:沃罗涅日州新闻办公室
俄罗斯国防部决定不再购买意大利的依维柯LMV轮式装甲车。该车在俄罗斯被称为“猞猁”。图片来源:沃罗涅日州新闻办公室

扫一扫

对这些问题也许无法做出简单回答。也许首先应该回顾一下,为什么俄罗斯军方当初决定要购买意大利的装甲车,它们是否确实优于同类产品。俄方对依维柯产生兴趣还要追溯到较早前在巴黎举行的一个国际武器展。当时俄军方正在寻找可替代现役BMP-2步兵战车和BTR-80装甲运兵车的轮式装甲车。这两种军车主要用于武装摩托化步兵部队,它们在北高加索、车臣和达吉斯坦的军事行动中表现不尽如人意,2008年8月在反对格鲁吉亚入侵南奥塞梯的战斗中甚至表现得非常糟糕。

原来,这些战车是针对前线空间较大的大规模战争而设计的,目的是让部队能在坦克和BMP及BTR装甲车掩护下对敌方发起攻击。但它们非常不适合于高山峡谷地区作战和城市巷战,因为很容易被火箭筒击中、轧上地雷、被冲锋枪或大口径机枪打穿油箱……此外,如果聚能装药破甲弹击穿装甲进入车内爆炸,车上的全部人员将无一幸免。因此,战前行军途中战士们更愿意坐在BTR车的上面,而不是车内。因为这样当车辆被炸时,人员只会被掀翻在地,大部分战士能幸存下来并保持战斗力。

本世纪前十年,在资金上捉襟见肘的俄罗斯军工企业自然无力开发新的装甲车辆以更换这些老式装备。事实上,他们也没真正朝此方向努力。他们的想法是:你部队反正跑不掉,我们造什么,你们就得用什么。但军方试图打破这一逻辑,表明自己可以从国外买到部队需要的任何东西。于是便有了依维柯项目。意大利专家称,他们的轮式装甲车的装甲能达到俄罗斯国标GOST R50963096的六级防护要求,可抵御7.62毫米步枪子弹的射击,车底部在遭遇六公斤TNT当量爆炸物爆炸时,能以工作能力受损为代价挽救车内人员的生命,这一点达到了STANAG 4569标准的二级防护要求。

决定采购依维柯LMV(那时俄国内还未将其称为“猞猁”)时,俄国产轮式装甲车还不具备这些性能。最终,防护等级成了倾向于采购进口设备的一个主要论据。此时,“俄罗斯技术集团公司”还突然插了一杠子,提议在其下属的卡玛斯汽车厂组装意大利装甲车。这成了采购意大利产品的额外推动力。此外,双方还讨论了在俄罗斯进行依维柯本地化生产的问题,甚至预计俄国产化率由最初的30%,最终达到100%。但后来的情况表明,军方在做出采购“猞猁”(此时意大利装甲车已有了俄罗斯绰号)的决定时,甚至未对其做完全测试。而这是俄罗斯军队在接收任何武器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图表:LMV M65“猞猁”装甲汽车。 点击放大。

事实证明,由阿尔扎玛斯工厂生产的、装备俄罗斯内务部队的国产“虎式”轮式装甲车的性能完全不亚于“猞猁”,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对手。例如,与“猞猁”相比,“虎式”的车盖上可安装更重的武器,车体内可乘坐十名士兵,而意大利车只能乘坐四人。并且第一批三百辆依维柯的引进,让俄国内军工企业真正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促使他们更积极地改进自己的产品,以满足甚至超过军方的要求。这样,俄罗斯便出现了“狼式”和“蝎子”两种新型轮式装甲车,而“虎式”则将其抵御子弹和地雷的防护级别提高到六级。与此同时,俄方用于重型、中型和轻型装甲旅、代号分别为“阿尔马塔”、“库尔干人”和“飞镖”的未来装甲平台的研制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这些用于各种不同武器的平台样车将于今年出现在俄军方的试验场上,进行厂方测试和军队测试。因此,哪怕仅用于阅兵仪式(其中一些已经在2012年5月9日参加了胜利日红场阅兵),已购买的1775辆“猞猁”也将留在俄罗斯军队中,或用于其它目的,例如装备不久后将出现在部队中的军事警察。但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俄军将士将使用国产装甲车进行战斗。不过,还是要对依维柯的“猞猁”表示感谢。正是它迫使俄罗斯军工企业行动了起来。 

作者:维克多•李托夫金(Victor Litovkin)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