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无任所大使、俄罗斯总统上合组织事务特别代表巴赫基耶尔·哈基莫夫(Bakhtier Khakimov)发言时强调说:“两国领导人设定的关键目标是建立共同的经济空间。”他指出,欧亚经济联盟和丝路经济带建设对接工作小组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成国平和俄罗斯副外长伊戈尔·莫尔古洛夫(Igor Morgulov)牵头,使该小组一开始就处于高水平。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安德烈·奥斯特洛夫斯基(Andrey Ostrovsky)对此则持不同看法,认为为使工作小组更有效率应将其建立在更高的两国领导人办公厅而不是外交部水平上。他认为建立共同经济空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优先发展行业和融资来源,主要行业是交通运输业,因为这是所有其他行业发展的关键。他提出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和丝路基金(法定资本400亿美元)作为融资来源。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Andrey Karneev)指出,两大地区发展规划的对接还面临着其他困难。他说,俄罗斯关于丝路经济带建设的社会舆论经历了从怀疑到完全正面看待的过程,今天又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感到忧虑。卡尔涅耶夫说:“计划规模宏大就意味着一定风险。中国能否从未来的经济大动脉中获得回报目前尚不得而知。”他认为,欧亚各国利益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他注意到印度至今未清楚表明对丝路经济带建设的立场。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成在发言中着重对俄中两国关系的性质进行了阐述。他说:“西方国家早就评价我们两国的关系为盟友关系。”但他指出,中俄双方事实上均未视对方为军事政治盟友。他说,俄罗斯和中国在历史上经常以兄弟相称,但由于现在任何一方都不愿屈居小弟的角色,也许最好的叫法不是兄弟而是姐妹关系。他说:“姐妹很亲近,但都有自己的家庭,而且她们不干涉对方的家庭事务。”不过他认为这样的表述也不尽完美,因为马上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姐妹的丈夫是谁?杨成最后说,最正确的做法是发展“平等伙伴关系”,而无需借用任何家庭关系。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所长列昂尼德·列舍特尼科夫(Leonid Reshetnikov)则认为,俄中两国在某些问题上将互为盟友,在其他问题上互为合作伙伴,在另一些问题上互为竞争对手。他说:“这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我们的关系有利于两个国家的强大和发展。”
| www.tsrus.cn/44569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