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5月9日红场胜利日阅兵式上拍摄的普京与习近平的照片,以及成为中国国家主席访问莫斯科重要符号性结果的、行进在红场上的中国士兵方队,两国元首会谈还带来了许多商业协议。自去年5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及西方对俄实施制裁以来,中国对俄罗斯的意义与日俱增,两国元首会晤时签署合作大单已成惯例。
5月8日克里姆林宫里里共签署32项协议,亮点是俄罗斯公司获准进入中国融资平台,首先是人民币贷款。俄中两国2000年代中期起就将双边结算脱离美元和欧元作为目标。西方制裁以及美国关于取消俄罗斯银行在美欧代理业务的讨论,以及乌克兰局势的升级,使利用替代货币进行转账的需求日益紧迫。于是,俄罗斯不顾人民币为非自由兑换货币,对其“趋之若鹜”。普京表示,截止到今年年初两国本币结算率已达双边贸易总额(去年俄中贸易额俄罗斯海关数据显示为890亿美元,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为950亿美元)的7%。
签署人民币贷款协议的俄罗斯银行有储蓄银行(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得60亿元人民币贷款)、外贸银行(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得120亿元人民币贷款以及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30亿元人民币贷款)和外经银行(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得39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于克麦罗沃州冶金项目)。此外,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FPI)还与中信银行下属机构签署了关于成立联合投资银行将俄罗斯企业推向中国平台的协议,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债务合作机制以减轻中方投资者投资俄罗斯项目的负担。
与以往会谈不同,此次双方在能源合作问题上未达成重要协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只签署了对华“西线”供气基本条件协议。去年11月10日,双方已签署“西线”供气框架协议。“东线”(以恰扬达和科维克塔气田为出口基地的“西伯利亚力量”输气管道)经验表明,距签署天然气进出口买卖合同尚需数年时间。显然,签署新协议的目的是向欧洲天然气用户发出信号。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阿列克谢·米勒4月13日曾在柏林发表企业欧亚新战略,呼吁欧盟明确表明欧洲市场是否需要俄罗斯天然气和相关基础设施,以此暗示可能放开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的确,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替代俄罗斯的欧洲天然气市场。即使对中国出口天然气的“西线”和“东线”建成,其总出口能力(最乐观地估计)到2020年才能达到每年780亿立方米,相比之下去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对欧洲和土耳其出口天然气总量为1460亿立方米。这还是不考虑价格的情况。即使“东线”出口价格与出口到德国的价格相当(尽管价格公式并不透明,而且可能因俄气公司是否需要中方贷款建设“西伯利亚力量”管道而发生变化),中方也未必愿意为“西线”天然气支付高于便宜的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价格(每千立方米比俄气公司西西伯利亚气田天然气要价低150美元。)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并轨”的俄中共同声明几近成型,而且已明确上合组织是协调两大规划间对话的平台,各方将研究将推动建立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自贸区作为长远目标。这样,莫斯科与北京暂时达成了各自的战术目标:两大规划互为伙伴,而敏感的自贸区问题则被无限期推迟。
两大规划结合对俄中双方均有利:俄方将藉此获得利用丝绸之路建设基金(400亿美元)发展基础设施的可能;中方则能规避政治风险,获得具有关税同盟好处的通往欧洲的可靠通道(从中国到欧盟只有两道海关边界)。如果能达成,则俄罗斯和中国将能在中亚建立共管:俄罗斯将成为该地区的安全保证,中国则成为其最大经济巨头。
| www.tsrus.cn/41763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