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理事会“扩容” 中国等六国成正式观察员国

2013年5月22日
【 字号:
北极正在毁灭当中。本月15日参加在瑞典基律纳举行的北极理事会会议发言时,瑞典外长卡尔·比尔特(Carl Bildt)表示,由于气候变化,北极地区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过程。
图片来源:Focus Pictures/by NOAA Photo Library
图片来源:Focus Pictures/by NOAA Photo Library
http://tsrus.cn/454677

扫一扫

北极理事会包括领土位于北极圈内的八个成员国,即加拿大、俄罗斯、美国、芬兰、冰岛、挪威、瑞典和丹麦。这些国家应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去年,北极地区的年均气温突破了临界点,其结果是冰盖的融化已不可逆转。早在峰会召开前,卡尔·比尔特就在瑞典《最新消息》报(Dagens Nyheter)上撰文写道:“北极地区正由于几个原因而变得越来越‘热’。”首先是由于全球变暖和冰盖融化。北极地区年均气温的增长速度比地球上其它地区要快一倍,这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第二个重要方面是,气候变化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居住在靠近北极地区的人们提供了新的可能,并为那些在地理上与本地区没有联系的国家向地球最北地区投资提供了机会。为使对北极优先发展领域持不同观点的国家达成共识,瑞典最近两年做了大量工作。起最突出成就也许就是,环保问题将备受高层政治家关注。瑞典最主要的努力方向是促使所谓“北极国家”强制制定温室气体和烟尘减排措施。

北极对油井说不!

瑞典并未要求北极国家全面禁止在北极圈内的石油钻探和自然资源开采。瑞典外长称,如果瑞典坚持这一点,则许多共识根本无法达成。瑞典绿色和平组织代表认为,该国错过了对北极理事会施加影响的机会。他们认为,石油钻探只应在风险最小的地区进行,北极冰原则是风险最大的地区。不过,一些瑞典分析人士认为,即便没有禁令,各国对北极地区石油资源的兴趣也正在下降。“石油公司都很务实”,乌普萨拉大学教师迈克尔·赫克(Mikael Heek)说。“他们只对更容易和廉价的采油方式感兴趣,并正在研究潜在替代能源。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在北极开钻前再三斟酌的理由。即便最有钱的公司,在北极地区清理因漏油而污染的海面也可能是对其毁灭性的打击。” 迈克尔·赫克总结说。

俄将实施北极开发战略 各相关国家密切关注 》》》

亚洲的通道

并非所有人都对北极持如此悲观的论调。能证明这一点的一个最起码的事实是,积极参加基律纳会议的不仅有北极国家的高级部长和代表土著居民利益的非政府组织,还有六个永久观察员国,即德国、法国、英国、波兰、荷兰和西班牙。本次会议决定批准中国、日本、新加坡、印度、韩国和意大利作为正式观察员国参加北极理事会工作。尽管观察员国在通过决议时没有投票权,但拥有此身份的国家将有机会在本地区积极开展活动。这样,北极理事会现有观察员国已达12个,这毫无疑问将扩大理事会的影响力。而这只会给其作为社会政治机构和环保组织的角色带来好处。一个很特别的细节引人关注:试图加入北极理事会的国家都表示拥有最高尚的动机——拯救北极于环境灾难之中。但环保今天早已成为残酷经济斗争和打压对手的一个强大武器,这一点对谁来说都不是秘密。

“中国有何打算?”

令专家们感到疑惑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在北极地区有何打算?北京已积极反驳对其试图在北极地区控制资源、建立军事存在的指控。但有一点很明确,北方航道的发展对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来说要比对任何其他国家更为有利。2009年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公开讨论,北极地区的浮冰可能会在本世纪消失。许多人认为这并非是全球性灾难,而是开发北方新航道、推进能源勘探和开采领域技术创 新的一个绝佳机会。例如,通过挪威——中国北方航线,中等吨位的散货船可节省18天的路程和580吨燃料。通过北极地区的航线与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普通航线相比,可缩短约4000海里(6400公里)的距离。并且七月份的北冰洋航线无需使用破冰船。同时,这些人还强调,所有这些项目在环保意义上更清洁, 因为对大气的排放更少。不过,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苏伊士运河位于地球上的另一个区域,如果积极开发北方航道,那么北极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将只会增加。

来源:《专家在线》

作者:斯韦特兰娜·斯佳日金娜(Svetlana Styazhkin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