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认为,俄罗斯将在中国“第五代领导人”时期占据中国非正式的对外政策优先方向的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中美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加剧。
在11月14日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中共中央新总书记习近平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人”接过了国家政权。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谢尔盖·卢贾宁认为,中国新领导层尤其是习近平和未来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是在实用主义时代成长起来的,并在中国的成功年代走上政途,因此他们将在对外政策方向上继承性地延续中俄战略对话。
卢贾宁说:“考虑到中美对话的尖锐性和某些复杂性,俄罗斯将成为中国的可靠伙伴。”
他指出,尽管俄中经贸关系仅属中等水平,但两国的政治和战略关系水平非常高。
“在中国非正式的对外政策优先方向中,俄罗斯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虽然中俄间的贸易和投资水平要比中美间低一个数量级。因此,新一代政治领导人自然会延续当前的伙伴政策方向,但它未必会变成某种形式的联盟或同盟,因为无论是北京还是莫斯科都没有这个愿望。”卢贾宁补充道。
他认为,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着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但两国的地缘政治竞赛将越来越激烈。
“美中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因为二者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已经达到了四千亿美元以上的惊人规模。但同时中国购买了一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因此拥有金融影响力杠杆。而中国自身也依赖于美国,因为他们70~80%的外汇储备是美元。此外,有数百家美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经营活动,中国是美国投资和美国技术的重要市场。”卢贾宁接着说。
他认为,美中两国都明白,他们将在不久和中长期内成为现实的对手。“简单来说,美国是“老牌”超级大国,中国则是成长中的“新”超级大国。因此他们在各个重要地区的对抗不断加剧,包括亚太地区、非洲、拉美、中东,以及东南亚。”卢贾宁总结道。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主管科研员亚历山大·萨利茨基(Aleksandr Salicky)认为,北京和莫斯科的关系在新政权上台后未必会有变化,而中美间的紧张关系则可能会加剧。
他说:“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基本未改变中国的战略政策。在中国的对俄关系中将继续保持战略伙伴关系和睦邻友好政策。”
萨利茨基认为,北京已经足够清楚地表明了她不会在类似国家主权的原则性问题上向美国让步。
“中国和美国之间只有在次要问题上才有可能达成妥协。”他说。
萨利茨基还指出,近年来两国间存在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在将来有所加剧,而这取决于白宫的政策。”
“美国的对外政策历来对中国和她的坚定立场及经济能力估计不足。现在看来他们可能会以某种方式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使其不再看起来像是地区对抗政策。”萨利茨基补充道。
来源:“俄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