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NUST MISIS)专家发明的一种固定动物病变关节的植入体原型,可逐渐在动物体内安全降解,从而避免二次手术。该植入提材料具有形状记忆效果,可精确适配患病动物个体解剖结构,加快术后康复并避免并发症。这一发明用于关节固定术,即通过固定关节消除因严重组织损伤引起的动物慢性疼痛手术。科技大学“生物材料学iPhD”项目硕士生卡恰林娜(Polina Kachalina)说:“具有形状记忆效果的复合材料,是骨科领域创新医用材料之一,能显著提高骨骼重建功能性。关节固定术需要支撑恢复中的肢体,因此材料不仅要具备生物相容性,还必须在力学性能上符合肢体管状骨特点。我们希望这种结构能加速动物术后恢复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传统关节固定术广泛使用金属构件。要确保手术成功,须提前确定连接骨骼的固定角度,这个角度针对每只动物个性化确定,取决于动物种类、个体状况、待恢复肢体的功能、手术区域骨骼基础的特征及具体临床情况。为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并加快康复,研究人员开发了植入体实验样品。样品由3D打印而成,采用具有形状记忆效果的可生物吸收聚合物,以羟基磷灰石和二氧化硅为矿物填充。这种组合提高了结构强度和与骨组织的相容性。完成植入术后,植入体材料将在多种生理活性因素作用下在动物体内降解。具有形状记忆效果的附加连接结构,有助于将关节精准固定到正确解剖学位置,减轻动物机体负担并降低感染风险。
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阿尼西莫娃(Natalya Anisimova)说:“这种方法优点在于打造个性化生物工程结构,最大程度减少跛行,确保被固定关节最佳贴合度,并将其固定在维持运动系统对称性所需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活细胞能很好地附着在植入体表面,并且植入体降解产物对机体无毒。未来一年,科学家将测试样品在动物体内的自定位能力,并分析其生物相容性和有效性。
由于会让关节暂时失去活动能力,关节固定术通常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为了加快康复,兽医们力求最大程度地保留功能性负荷。实际上,这是一种“内部石膏”,用于不适用其他疗法的情况。高级兽医谢利亚科夫(Mikhail Shelyakov)介绍说,这种植入体既适用于小动物,如发生复杂粉碎性骨折的狗,也适用于大型动物关节内骨折,目的是让关节得到休息。他说:“可生物降解植入体和形状记忆植入体已在兽医领域单独应用多年。但将两者整合于单一产品并加以改进,会使关节固定术更具可及性,因为目前这种手术材料价格不菲。”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兽医学系副教授卡拉米扬(Arfeni Karamyan)认为,鉴于伴随疼痛、跛行和功能活动受限的动物运动系统疾病高发,这项成果极具现实意义和前景。她说:“不过,验证效果需要进行一系列体内实验,包括在实验动物体内植入,并对目标动物进行后续研究。此外,还要研究生物降解周期(生物材料在生物环境中的分解过程)及其是否足以帮助动物恢复。”卡拉米扬认为,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应用先进增材制造技术和3D打印,是极具前景和现实意义的方向。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消息报》网站
| www.tsrus.cn/68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