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酒馆是纯粹的苏联时期产物,确切的说是列宁格勒的“特产”。列宁格勒是现在的圣彼得堡市旧称,1924年列宁逝世后,这座城市的名字被改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后,经市民投票,又恢复了圣彼得堡的名称。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小说中如此描绘过这座城市:“这是一座半疯狂的城市。很少有地方能够像彼得堡一样,悲观、极端和奇怪的情绪对当地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单单是气候的影响就这样明显!”
圣彼得堡的冬季从11月份开始,第二年4月末才会结束。寒风从海湾吹来,市内到处泥泞不堪,人行道上满是污泥、降雪以及融雪剂的混合物。
圣彼得堡的小酒馆就像是沙漠中的一口井,顾客只要拍拍柜台叫来服务员点一杯酒和一口热的吃食,就能自得其乐,完全不需要与周围人客套的交流。这里的酒价格便宜,店里很安静,一切都井然有序。所有的人都悄无声息,带着自己特有的尊严喝几杯小酒,然后继续赶路,或回家、或去做客,再或者去听音乐会等。
列宁格勒的战后特色 彼时白领的避风港
二战后,这种小酒馆在列宁格勒达到鼎盛。据作家瓦列里·波波夫(Valeriy Popov)回忆,那时人们会自觉地向参加战争的前军官、士兵、军士们敬酒。所有的酒馆都在讲述柯尼斯堡战役,人们边听边说边喝酒。上世纪50年代时,几乎有一半的政治事件因小酒馆中传播的自由思潮而发生。
顾客来自各行各业成为战后小酒馆的重要特征。从军官到学生,从出狱的犯人到6级铣工,所有的人都会站在人造大理石面的圆桌前小酌一番。这一景观在赫鲁晓夫执政中期开始有所改变。人们开始渐渐发现在餐厅中就餐也是不错的选择。那时,“欧式”亦或是“高加索式”餐厅的价格还没有高的离谱。
之后,开始出现一些专门为列宁格勒中产阶级服务的小酒馆。那里只有餐桌,没有服务员,就餐时不需要脱掉外套。店内总是因为以身穿军大衣的海军军官和身着阿斯特拉罕羊皮大衣的迷人女士居多而呈现一片黑色。小酒馆逐渐变成了那些为城市建设劳心的“脑力”劳动者的避风港。很多人会在下班后来这里小憩,从某种程度上其功能类似于英国的酒吧。
历史产物终将随历史逝去
长期以来一直是这样:莫斯科代表着价高质优,而圣彼得堡则象征着物美价廉。想花200卢布找个安静的角落坐一会儿,又不会中毒的话,如果在莫斯科,这样的地方要么非常好,要么非常危险、凌乱不堪,且令人生厌。如果在圣彼得堡,花100-200卢布则既不会中毒,也不会被骚扰。
与莫斯科不同,圣彼得堡有很多小酒馆,大概在50个左右。究其原因,就因为继承传统,也因为价廉物美——一个三明治再加100毫升酒只需100卢布。传统小酒馆中,顾客常常是站着喝酒,他们将酒杯和食物放在倚墙而设的架子上或高圆桌上。伏特加是客人在这里主要点的酒,而喝白兰地和波尔多葡萄酒的人是少数。主食通常是三明治。近年来,小酒馆唯一改善的地方就是开始出售一些热的下酒菜,如鸡蛋、香肠,有时还有汤。顾客以即将退休的老年人为主,几乎这整整一代人都习惯了这种简单朴素的小酒馆风格。
主食通常是三明治。近年来,小酒馆唯一改善的地方就是开始出售一些热的下酒菜,如鸡蛋、香肠,有时还有汤。摄影:Ruslan Sukhushin
小酒馆是一个人独处的好地方。在这里,既可以感受孤独和安静,也可以进行反思。最有名的小酒馆大多位于老城区,如科洛姆纳街、利戈夫卡街、别斯科街和谢纳广场等。现在,常光顾小酒馆的客人已不是过去的车间工友,而是校友、邻居甚至病友,或者退休人员、工程师、讲师、司机、车厢工、物理老师、体育老师等等。
小酒馆的风格始终没有太大的改变。曾经有人尝试将能更吸引年轻人和高消费人群的元素融入设计中,但均以失败告终。年轻人喝酒远远不及自己的父辈和祖辈。尽管现在还能找到这样的小酒馆,但它们正在和自己的老客人们一起慢慢消失,就如同那些厚重的杂志和院子里的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
来源:《生意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