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马特维延科任俄远东联邦区建设者协会副会长顾问,但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他将自己的这项计划视为“领袖的竞争”。他说:“应当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管理职能的地区,该地区居民具有双重国籍,当地政府按照商业模式运营。看到如何用另一种方式管理这个地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远东联邦区占俄罗斯国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而居民却只占全国人口的4%,即620万,其中有200万人生活在气候温暖的滨海边疆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总人口60万,而在该市方圆1000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和朝鲜),也就是乘坐飞机一小时航程或乘坐火车9个小时的车程内,生活着4.14亿人口。这是俄罗斯国内唯一一座周边人口能达到如此规模的城市,要知道莫斯科市方圆1000公里范围内生活的人口还不到1亿。同时,符拉迪沃斯托克周边区域每年创造的GDP价值7亿美元,是俄罗斯GDP的近四倍。然而,尽管地处经济集中的区域,滨海边疆区却仍有超过2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此,许多人指责中央政府失职。
作者:Niyaz Karim
俄联邦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增加预算拨款来安抚该地区的不满情绪。2007年,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提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2012年峰会。为筹备此次峰会,政府共拨款6000亿卢布(200亿美元),主要用于修整市内道路、建设首座污水处理厂、铺设从萨哈林到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输气管道、建设从符拉迪沃斯托克通往俄罗斯岛的大桥、完善俄罗斯岛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然而,滨海边疆区的民众依旧对联邦政府怨声载道。在当地,“峰会”一词对于他们已经变成一句骂人的脏话。拿通往俄罗斯岛的大桥来说,尽管这座由联邦政府拨款修建的大桥从外观上毫不逊色于著名的旧金山金门大桥,但是将投资混乱得用于建造形象工程,这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
从另一方面来说,联邦政府造福边远地区的措施也引发不少新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2008年期大批乌兹别克人和塔吉克人涌入峰会的建筑工地打工。滨海边疆区社会“移民”组织主席谢尔盖·普什卡廖夫(Sergey Pushkarev)指出:“来我们这里的都是被莫斯科和西伯利亚地区等地淘汰的人,他们没有一技之长,而且不懂俄语。”
什么才是对远东联邦区最大的威胁?农民工?分裂分子?还是所谓的“中国问题”?远东国立大学经济数学方法教研室教授亚历山大·阿布拉莫夫(Alexandr Abramov)认为,远东地区应该在立法、预算、纳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取消对特定活动的限制,取消一家公司只能在首都建立总部的规定,取消已有15000人遭遇过的个人游限制政策。目前,该地区在长达500公里的边境区域禁止建设任何设施,这严重遏制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仅一步之遥的中国边境地区却建满了格式的酒店和娱乐中心。旅游禁令已导致大批居民移民。
同时,阿布拉莫夫指出边疆区存在的交通运输业欠发达的问题。目前,俄远东地区所有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之和还不及中国和韩国大型港口的吞吐量。这些邻国纷纷表示愿意投资兴建滨海边疆区基础设施,然而联邦政府处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始终未能同意。例如,2011年11月,韩国曾向俄罗斯提议建设与西伯利亚大铁路平行的高速铁路,该线路建成后将可确保从远东各港口至欧盟边境地区货物运输在一天之内到达,可与航空运输形成竞争。
然而,目前所有有关该地区发展的计划都是纸上谈兵。远东地区人口继续流失,暂时没有任何有效措施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弗拉基米尔·普京提出的滨海边疆区引侨计划也遭遇失败。2006年起计划引侨1800万人,而事实上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只有3000名侨民从海外来到远东地区定居。据官方统计,滨海边境区人口每年减少15000人,大部分居民向西部迁移。在这一过程仍能感受到民众对莫斯科的反感,很多远东人更愿意选择具有浓厚文化艺术氛围的圣彼得堡作为定居之所,而非莫斯科。还有一部分远东居民选择向东部迁移,上世纪90年代时日本是首选,而2000年后更多的人愿意到中国去。毕业于远东大学汉语专业的年轻人在中国找到月收入3000-5000美元的工作相对更容易。
在边疆区,人们迟早都会明白:“如果想住在这里,那么只能所有的问题只能由自己解决”,“这不是什么分裂主义,只不过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提出将符拉迪沃斯托克出租给中国这一想法的马特维延科表示:“那些只身移民和建议所谓‘领土分裂’的人的想法没有本质区别。他们都是对政府能否进行有效管理缺乏信心。”
改编自《生意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