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永华教授所著《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史(1898-1956)》一书的俄文版发布会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举行。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俄文新闻在华传播活动的历史,展现了俄罗斯媒体人在华办报的情况,并概括总结了各种不同的俄文报刊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据悉,从1898年至20世纪50年代,在华出版的俄文版报刊共达500种左右,并经历两大历史时期,即沙皇俄国时期和苏联时期。
本书作者赵永华教授在接受《透视俄罗斯》记者采访时强调,俄文版报刊成为日后中国东北地区中文报刊的先驱和样板,并加快了整个地区新闻业的发展。她说:“毫无疑问,俄文报刊成为哈尔滨和中国东北地区新闻业诞生的基础。于1898年底创办的杂志《哈尔滨》成为中国东北地区首本当代刊物。1899年,中国东北地区首份报纸《新边疆报》在旅顺发行。”
图片来源:Press photo
书中展示了俄中两国档案馆和图书馆收藏的珍贵资料,还收录了20世纪上半叶在华出版的俄文老报纸。此外,据赵永华介绍,为了获得原始资料,她还曾前往哈尔滨、上海、青岛等地进行调研,在当地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查阅旧报纸,并对俄侨聚居地和重要报刊发行地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哈尔滨《霞光报》旧址以及俄侨著名办报人连比奇故居等地。
作者在书中还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帝国以及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侨民刊物中如何得到体现的。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除报刊发展史以外,作者在书中还特别关注俄罗斯侨民代表的生平和工作活动。例如,著名报刊出版人、远东最大的俄罗斯出版集团“黎明”的创始人、在华俄侨梅奇斯拉夫·列姆比奇(Mechislav Lembich),旗下报刊曾在哈尔滨、上海和天津发行。
莫斯科国立大学新闻系俄中大众传播、新闻和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叶夫根尼·扎伊采夫(Evgeniy Zhaytsev)认为,这本书将有助于更有效地组织针对俄中两国大学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将会引起希望了解在华生活和从事新闻工作的俄罗斯人的命运的读者的关注。
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中文版已于2006年首次在中国出版发行。2017年,俄罗斯读者将有望在俄罗斯看到该书的俄文版本。
| www.tsrus.cn/65740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