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由于冷战期间俄罗斯因铁幕政策与西方隔绝,苏联电影在国外上映有限,很少能进入著名电影节。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改革期间,对俄罗斯电影前所未有的兴趣席卷世界,但即便如此,这一浪潮又迅速消退了。尽管困难重重,一些苏联和俄罗斯电影仍跨越东西方分歧,赢得了电影专业人士的钦佩和赞誉。以下是俄罗斯电影史上最负盛名的国际奖项。
导演谢尔盖·邦达丘克的杰作《战争与和平》是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长达6小时的史诗片,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苏联影片(1969年)。苏联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
/ 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1967年
奇怪的是,苏联1976年获得第二座小金人要归功于伟大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德尔苏·乌扎拉》是旅行者弗拉基米尔·阿尔森耶夫回忆录的银幕版,是这位导演在日本以外拍摄的唯一一部电影。
Dersu Uzala / Kinopoisk
弗拉基米尔·缅绍夫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是1981年的获奖影片,被认为是最“美国化”的苏联影片。赢得美国电影学院奖之前,这个来自小镇的年轻女子从普通工人爬上企业阶梯,成为工厂厂长的故事吸引了苏联观众。这部电影共售出约9000万张票,是苏联电影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之一。
喝汤是必须的。 电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 Vladimir Menshov/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1979
最后,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电影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的《被太阳灼伤》(Burnt by the Sun)(1995年)。该片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苏联军队师长一天的生活,男主角由导演本人出演。主角在别墅放松,自得其乐,却不知道自己注定要成为斯大林清洗的首批受害者之一。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Nikita Mikhalkov) 1994 年执导的电影《烈日灼人》剧照。 / Press Photo
威尼斯是所有国际电影节中最亲俄的,这是个长期以来的非官方传统。苏联和俄罗斯影片经常出现在电影节竞赛部分,且能获得奖项。威尼斯电影节大奖获奖者名单中,有相当有代表性的苏联和俄罗斯电影作品。
1962年,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凭借其首部电影《伊凡的童年》获得成功,成为第一个带回金狮奖的导演。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在伟大卫国战争中成为侦察兵的孤儿男孩的故事。
Ivan’s Childhood (1962) by Andrei Tarkovsky. Source: Kinopoisk.ru
1991年,尼基塔·米哈尔科夫(Nikita Mikhalkov)凭其关于蒙古牧羊人和俄罗斯卡车司机之间友谊的悲喜剧寓言《蒙古精神》(在北美以《接近伊甸》的片名发行)成为威尼斯的第二位俄罗斯获奖者。
/ Trite studio
正如1962年的塔可夫斯基一样,威尼斯又将一位俄罗斯处女作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采夫打造成国际明星。2003年,他的影片寓言《归来》出人意料地不仅获得主要奖项,还获得最佳处女作奖。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和两个儿子的旅程,以悲剧结局告终。由不同评审团评出的两个奖项最终颁给了同一位导演,这还是第一次。
/ Ren film
最后是2011年,艺术电影界最杰出、最不妥协的导演之一亚历山大·索库罗夫(Alexander Sokurov)凭借其将歌德诗歌戏剧《浮士德》改编的银幕版荣获大奖。《浮士德》摄影师是布鲁诺·德尔邦内尔,他还拍摄过《艾米莉》和《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并曾与蒂姆·伯顿和科恩兄弟合作。
“Faust” is the final part of Sokurov’s “Moloch” - “Taurus” - “Sun” - “Faust” series. Source: Kinopoisk.ru / null
拉里萨·谢皮特科(Larisa Shepitko)的《崛起》(Ascent)是1977年柏林电影节冠军,是另一部披着战争戏剧外衣的寓言。影片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两名游击队员被德国人俘虏的故事。他们有两个选择——叛国投敌或者死亡。电影是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导演职业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谢皮特科在柏林夺冠两年后死于车祸。
/ 俄新社
整整10年后,金熊奖再次颁给苏联导演格列布·潘菲洛夫(Gleb Panfilov),他凭借《主题》获得该奖。这是部悲喜剧,讲述的是一位受欢迎的、官方认可的剧作家面临创作危机的故事。影片上世纪70年代末完成,但被“搁置”七年(这是苏联的说法,意味着它被审查员禁止上映),直到经济改革时期才上映。
/ 俄新社
出人意料的是,苏联/俄罗斯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只获得过一项大奖。1958年的金棕榈奖由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的情节剧《鹤在飞》获得,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在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等待男友从前线归来的故事。评委们不仅为演员的出色表演折服(一位法国评论家将女演员塔季扬娜·萨莫伊洛娃比作碧姬·芭铎),还为谢尔盖·乌鲁塞夫斯基的创新摄影作品折服。尽管技术陈旧,他还是设法实现了异常流畅和自由的镜头语言。
/ Press photo
1964年,卡拉托佐夫和乌鲁塞夫斯基出版另一部联合作品《我是古巴》,这是本短篇小说集,讲述的是卡斯特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自由岛”生活发生的变化。影片最终未能获得任何重大奖项,但几年后却受到好评和广泛认可。
电影史上最佳电影各种排名中,《我是小熊》出现频率高于《鹤在飞》。卡拉托佐夫和乌鲁塞夫斯基的关于古巴的影片,受到包括马丁·斯科塞斯和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内的西方粉丝追捧,他们甚至亲自资助了这部影片的修复。
本文由《Gateway to Russia》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营利机构项目准备
相关阅读: 俄罗斯影坛传奇:尼基塔·米哈尔科夫80大寿
阿列克谢·格尔曼:改变俄罗斯电影的导演
|www.tsrus.cn/68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