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文化馆:珍藏俄罗斯伟大作家手稿的地方

2025年5月2日
【 字号: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中心有个独一无二的地方,精心保藏着俄罗斯文学的无价手稿。跨进其大门,仿佛可以真切地触摸到俄罗斯文学的历史。
The Pushkin House in St. Petersburg
普希金文化馆 来源:wikipedia.org
http://tsrus.cn/682877

扫一扫

这里室温常年保持在18摄氏度,湿度55%,房间没有窗户,以避免日光直射,文件夹封面由中性pH值纸板制成。在这样的特殊条件下,精心保藏着俄罗斯最伟大的文学瑰宝。建馆120年来,普希金文化馆收藏了70多万份手稿真迹及950多位作家、评论家、文艺学家的资料,还有19-20世纪杂志档案及艺术家、音乐家、演员、教师和教会人士的手稿和档案资料。

文化馆手稿部学术秘书格拉什科(Lyubov Gerashko)说:“普希金文化馆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保存、研究和出版俄罗斯文献,从其口头形式(民间文学)和古俄罗斯文学直到现代形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普希金文化馆因出版俄罗斯经典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冈察洛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人的学术全集闻名。”

普希金文化馆的藏品中有带普希金签字的诗歌《夜幕笼罩着格鲁吉亚山冈》 / Yuri Belinsky/塔斯社普希金文化馆的藏品中有带普希金签字的诗歌《夜幕笼罩着格鲁吉亚山冈》 / Yuri Belinsky/塔斯社

建立历史

该学术机构正式名称是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但人们更习惯用其最初的名称“普希金文化馆”,因为这个研究所的历史正是从普希金及其遗产开始的。1899年,圣彼得堡俄罗斯科学院大楼里举办纪念普希金诞辰100周年展。展览最重要的部分是作家亲手书写的手稿。六年后,俄罗斯科学院决定成立普希金文化馆,收集普希金遗产。1905年12月15日被视为文化馆生日。1906年,普希金文化馆迎来第一份档案——普希金私人图书馆,藏书3500册。国家出资从诗人的孙子手中购得这批藏书。截至20世纪初,普希金手稿分散在多个博物馆和图书馆,此外还有大量私人收藏。普希金文化馆一点点地收集与这位诗人有关的资料,并在革命后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收集。如今,98%的已知普希金手稿收藏在普希金文化馆中,包括1777件藏品,共计14500页,其中有诗歌和散文草稿、手稿誊清本、信件、日记、画作等。手稿原件仅特殊情况下才被拿出来查看,主要是供原本鉴定学研究人员研究。其他用途则用副本,俄罗斯全国博物馆和其他机构中展出的就是这些副本。

普希金文化馆前的普希金雕像 / Avi72 (CC BY-SA 3.0)普希金文化馆前的普希金雕像 / Avi72 (CC BY-SA 3.0)

普希金文化馆还收藏了什么?

到1917年,普希金文化馆已有大量手稿收藏。革命后,文化馆迅速补充来自已关闭的博物馆和机构的档案及离开俄罗斯的原收藏者手稿和家族遗物。普希金文化馆工作人员会被派往外地出差,民族文化遗产的无价之宝在那里面临毁灭危险,它们主要集中在被遗弃的贵族庄园中。如今,许多俄罗斯经典文学作品的大量手稿和资料收藏于此。这里还保存着古版印刷品,其中包括俄罗斯北部发现的旧礼仪派手稿。例如,这里有叶皮法尼长老和阿瓦库姆大司祭的独特手稿集,后者可以被视为第一位俄罗斯作家。录音档案库是普希金文化馆的骄傲,收藏着自1890年代以来俄罗斯学者在民俗采风和语言学考察中录制的数万件录音资料。

1927年起,普希金文化馆就设在圣彼得堡旧海关大楼。藏书室一开始设在一个保险库里,保险库墙壁厚达1.5米,有锻钢门和滑动门闩。1999年,为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在一座18世纪建筑地基上为手稿建了栋独立建筑。建筑物一楼有个独特的图书馆,收藏来自著名作家、学者和私人藏书家的书籍。沿宽阔的楼梯上到二楼,你会进入文学博物馆,那里收藏着与作家们有关的个人物品、肖像和其他纪念物。这些手稿、书籍和展品组成了普希金文化馆的全部馆藏,在章程中被称为“纪念俄罗斯最伟大诗人的俄罗斯文学万神殿”。

普希金文化馆里的文学资料仓库 / Yuri Belinsky/塔斯社普希金文化馆里的文学资料仓库 / Yuri Belinsky/塔斯社

真迹与赝品

普希金文化馆工作人员不仅关注手稿保存状况,还会深入研究与文学作品和作家生平有关的一切。就是在这里诞生了普希金学和古罗斯文学研究。文化宫研究人员研究手稿真迹,还原作品创作历程。通过对比墨水颜色,他们甚至能确定某处修改是在何时做出的。普希金文化馆成立以来,发生过多起制作精良的赝品试图冒充真迹的情况,有的甚至骗过了经验丰富的专家。

普希金手稿库保管员图尔恰年科(Vladimir Turchanenko)说,发现赝品的错误特征很重要,因为错误特征可能导致错误结论。他回忆起一个带“普希金”签名的法文信件的例子。他说:“一些权威学者得出结论,认为是普希金亲笔手稿。我想指出,他们并非普希金原本鉴定学领域专家。”最终,这封信被买下并收入藏品。然而,图尔恰年科说,手稿库第一任学术保管员莫德扎列夫斯基(Lev Modzalevsky)证明这封信不属于普希金,而属于共济会会员和外交官穆辛-普希金-布鲁斯伯爵。他说:“于是这封信被从普希金手稿藏品中移除,归入伪普希金藏品。”

普希金文化馆里的文学博物馆 / wikipedia.org普希金文化馆里的文学博物馆 / wikipedia.org

当然,文学馆还碰到过蓄意伪造的赝品。据保管员介绍,上世纪中期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事件。当时普希金文化馆从莫斯科的一位退休者拉缅斯基手中购得一本《艾凡赫》,上面有所谓普希金亲笔标记,包括赠语和绘画。几位备受尊敬的专家确认这本书是真迹,于是它被当作诗人手稿珍藏了近30年。最终揭露这一伪造骗局的是克拉斯诺博罗季科(Tatyana Krasnoborodko),她如今是档案学术保管员。

普希金文化馆不仅仅是个档案库。它珍藏着俄罗斯文学的心脏及其宝贵的历史,等待着新一代研究人员和读者去探索。

本文由《Gateway to Russia》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营利机构项目准备

相关阅读: 俄罗斯的明珠:米哈伊洛夫斯科耶国立普希金保护区博物馆
普希金之殇:揭秘其最后一场决斗的悲壮瞬间


|www.tsrus.cn/682877|

Gateway to Russi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