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之殇:揭秘其最后一场决斗的悲壮瞬间

2025年4月4日
【 字号:
这位诗人,亚历山大·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曾亲身参与过二十余场决斗。然而,1837年2月8日的那场致命对决,却成为了他生命的终章。在这场决斗中,他身受重伤,生命之火在次日便黯然熄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普希金的离世,不仅是文学界的巨大损失,更是整个俄罗斯国家难以抚平的悲痛。
Duel of Pushkin and d'Anthes,  Adrian Volkov
《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Duel of Pushkin and d'Anthes) 来源:阿德里安·沃尔科夫
http://tsrus.cn/682743

扫一扫

 

暮色渐沉,下午四时许,四人抵达圣彼得堡乔尔纳亚河左岸。他们是亚历山大·普希金、他的对手法国青年乔治·丹特士(Georges d'Anthès),以及两名副手。当时的圣彼得堡郊外荒僻寒冷,冬日里只有空置的夏墅及没膝积雪。

普希金诗体小说《叶夫根尼·奥涅金》插画 / 伊利亚·列宾普希金诗体小说《叶夫根尼·奥涅金》插画 / 伊利亚·列宾

此前的决斗中,枪法娴熟的普希金总像其小说《射击》(The Shot)里描述的那般,嚼着樱桃核谈笑自若。然而,这次不同。他的尊严与年轻妻子的名誉已遭受重创,整个人笼罩在阴郁中。

整个圣彼得堡上流社会都在窃窃私语,传言普希金的妻子娜塔莉亚·冈察洛娃与丹特士有染,诗人甚至收到嘲讽自己的匿名信。他终于忍无可忍,向这个法国青年发起决斗挑战。

《普希金的最后一个秋天》(Pushkin's last fall) / 亚历山大·克拉夫丘克(Alexander Kravchuk,CC BY-SA 4.0)《普希金的最后一个秋天》(Pushkin's last fall) / 亚历山大·克拉夫丘克(Alexander Kravchuk,CC BY-SA 4.0)

那次事件后来被压了下去。丹特士娶了普希金的妻姐,沙皇尼古拉一世还亲自召见诗人谈话。随后,普希金便取消了决斗。然而,流言蜚语未止,以火爆脾气著称的诗人给丹特士的养父、荷兰驻俄大使埃克朗男爵(Baron Heeckeren)寄去一封极具侮辱性的信。得知此事的丹特士被迫以极端严苛的条件向诗人提出决斗。

双方需要在相距20步的距离进行对射,距离屏障仅10步。这样的距离对决斗者而言几乎必有一死。

决斗者将大衣甩在雪地上,听令相向而行。副手与普希金的朋友们直至最后一刻仍期待转机,或许偶遇的路人能阻止这场血腥对决。在当时,决斗是被禁止的,参与者将遭受沙皇的严惩。 

然而,两人终究相遇了……距屏障一步之遥时,丹特士率先开枪。子弹击中普希金腹部,诗人应声倒地,手枪坠入雪中。副手们冲上前去,却被他推开。 

《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Duel of Pushkin and d'Anthes) / 阿德里安·沃尔科夫(Adrian Volkov)《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Duel of Pushkin and d'Anthes) / 阿德里安·沃尔科夫(Adrian Volkov)

“我还能开枪!”不甘认输的诗人喊道。他们违反规定又递上另一把手枪,深知事态严重的丹特士并未反对。 

普希金凝聚最后力气扣动扳机,子弹击中对手胸部,丹特士却奇迹般地毫发无损。传言他穿了锁子甲,但这几乎不可能——若被揭穿,贵族将颜面扫地。事实上,是军服上一枚铁纽扣救了他的命。 

重伤的普希金于晚上七点半被埃克朗的马车送回家中。诗人股骨粉碎,失血严重。

《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Duel of Pushkin and d'Anthes) / 阿列克谢·瑙莫夫(Alexei Naumov)《普希金与丹特士的决斗》(Duel of Pushkin and d'Anthes) / 阿列克谢·瑙莫夫(Alexei Naumov)

他在沙发上撑了近两日,最终未能活下来。期间,妻子终日以泪洗面,全城在流言与震惊中等待消息。

1837年2月10日下午2点45分,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陨落。临终前,意识到大限将至的诗人给丹特士寄去了一封宽恕信。

尼古拉一世原谅了普希金,并对他的家人照顾有加:替诗人清偿了债务,为其遗孀与女儿们提供赡养直至婚配。然而,沙皇拒绝为“以如此方式死去之人”举行隆重的葬礼。

拉夫连季·谢里亚科夫(Lavrentiy Seryakov)版画(公共版权领域) / 公共财产拉夫连季·谢里亚科夫(Lavrentiy Seryakov)版画(公共版权领域) / 公共财产

他更担忧民众借葬礼生事,毕竟舆论已将诗人之死归咎于当局与上流社会。最终,普希金被秘密安葬在普斯科夫州米哈伊洛夫斯克庄园附近。

本文由《Gateway to Russia》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营利机构项目准备

 
相关阅读:  探寻普希金经典魅力 领略普希金文学的不朽魅力
俄罗斯的明珠:米哈伊洛夫斯科耶国立普希金保护区博物馆

|www.tsrus.cn/682743|

作者:亚历山德拉•古泽娃(Alexandra Guzeva)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