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上观众们欣喜若狂,每演完一个节目后全场都掌声雷动,两国艺术家联袂出演的节目更是受到最热烈的欢迎。演出开始前丹尼尔·克拉梅尔在幕后讲话说:“我们即将为大家呈现的这场音乐会将是一场‘赛歌会’,我们会从头比到尾。我们会先让大家看看我们是如何地不同,然后再一起合奏。”两国音乐家的确做到了。孔宏伟和他的“金佛”乐队将改编成爵士乐的中国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作为第一个曲目推出,而克拉梅尔则与“金佛”乐队共同演奏了爵士版的美国杰罗姆·柯恩的《昨天》,这首乐曲某些方面有点像20世纪30-40年代列昂尼德·乌杰索夫演唱的苏联老歌《秘密》。虽然用传统方式演奏时这两首乐曲听上去完全不同,但爵士乐的处理却使其非常接近,并将其结合在了一起,使人感到它们并非来自不同文化。
“天作之合”的精彩表演
双方演员虽然此前彼此并不认识,但见面前已做过精心准备:当得知要联袂出演后,双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观看彼此在互联网上的演出视频。此后经过了长时间的选曲和协商过程,然后就是认真的准备,因为莫斯科音乐会前双方音乐家们总共只有两天的时间共同彩排。俄罗斯中国文化节执行制片人兼艺术总监奥丹·阿塞尔科扎耶夫(Otan Asilkozhaev)在音乐会当天介绍说:“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共同点,昨天彩排进行了5个小时,今天是4个半小时,我敢向您保证,这个作品非常精彩!”
图片来源:PressPhoto
任何语言和文化差异都没能成为中俄音乐家彼此交流的障碍。丹尼尔·克拉梅尔感慨地说:“我们昨天才第一次见面,但一下子就找到了共同语言。音乐家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他们只要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笑)。我们在第一个乐句上找到了共同语言,就是瞬间的事儿。”孔宏伟对彼此的相互理解解释得更含蓄些:“语言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爵士乐音乐家一般都会一点英语。”
两位音乐家都对一起演出的提议感到非常兴奋。克拉梅尔说:“我很高兴,任何新事物对于音乐家来说都应该是最有吸引力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他就不是音乐家。”孔宏伟则是因为自己能梦想成真而高兴:“跟自己乐队一起来莫斯科演出!我一直很想和我的乐队一起来莫斯科为大家演出,没想到这次还成行了。特别高兴的就是我们能跟克拉梅尔先生同台演出,因为他是个真正的爵士音乐家。我们这两天在一起排练、玩儿音乐,非常非常高兴。他真正的是一个音乐人,而且水平非常非常高。我们很幸运。”
合作前景广阔
这场联袂演出的第一个重要结果已经产生:丹尼尔·克拉梅尔已经“金佛”乐队同意后将中国同行的一首曲目放到了自己的节目单中。他对自己这一做法的解释言简意赅:“太美了,真的!”以后会怎样?时间会证明一切。不排除他们下一次碰面可能会是在中国或者俄罗斯的爵士节上。孔宏伟说:“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俄罗斯音乐家在做什么,希望更多的俄罗斯爵士乐音乐家能来到中国,然后我们接他们。爵士音乐的圈子不是特别大。如果他们要来的话,我们会帮他们做宣传。这样会有很多俄罗斯音乐家和中国音乐家的交流。”不约而同,另一方也有类似的想法:“作为多个(俄罗斯)爵士乐音乐节的经理,我想能邀请这些朋友们来俄罗斯可能会很有意思,就是爵士乐(单纯的爵士乐演奏,而不是参加中国文化节这样的活动——编者注)”,克拉梅尔强调说,“如果能收到邀请,我会很开心,我也会自己演,也会跟(中国)朋友们一起演奏”。
图片来源:PressPhoto
中国文化节制片人、“Art Interforum”国际文化项目代理公司总裁安德烈·列利亚文(Andrey Lelyavin)说,俄中演奏家联袂演出这一形式是多年工作的结果。他说:“如果说在2005-2006和2008-2009年双方只局限于展示自己文化的最优秀作品的话,那么从2010年起至今我们已经在寻找合作项目了。”奥丹·阿塞尔科扎耶夫说:“我们意识到,大师们的联袂演出才是我们俄罗斯观众和中国的观众感兴趣的。因此今年公司首次为观众展示了一种新形式的音乐会。俄罗斯和中国爵士乐大师们的这场音乐会只是其中之一。”
不仅仅是爵士乐……
另一个新合作形式音乐会是曾于今年10月份在莫斯科国际音乐厅举行的俄中民族乐器合奏音乐会。奥丹·阿塞尔科扎耶夫回忆道:“我们选取了柴科夫斯基的巨作《四季》,专门为俄中民间乐器的演奏对作品进行了改编。当中国和俄罗斯民间乐器在同一首曲子中响起时,真是太棒了!简直就是巨大的成功!”
丹尼尔·克拉梅尔。图片来源:PressPhoto
“Art Interforum”国际文化项目公司从2005年起从事俄中互办节日项目,组织过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和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2009年中国“俄语年”和2010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2012年中国“俄罗斯旅游年”和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以及目前正在举行的俄中两国的青年交流年。今年已经是第四次举办此类活动中国的俄中表演艺术家的对话。这是一个为俄中文艺团体领导者见面提供的平台,双方可以借此机会探讨合作问题。
安德烈·列利亚文最后谦逊地说:“我要说的是,我们还只是在最最开始的相互理解的路上。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语言,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有着不同的交流习惯。因此,音乐家们一起演奏时是不同的和声、不同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相互理解。”不过丹尼尔·克拉梅尔并不愿意只是停留在相互理解上,他的目的是达到彼此相爱。他说:“任何文化都需要竞赛。音乐竞赛是通往彼此相爱之路。只有不同文化相互碰撞,才能彼此丰富。”正是这样的联袂演出、竞赛和文化节才能拉近这样的相互理解,或许还有彼此的爱恋。
| www.tsrus.cn/3860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