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库塔在北极圈内最大城市名单中排在第三位。它是科米共和国东北部的一个独特城市,俄罗斯最重要的煤炭工业重镇。沃尔库塔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临近超大型煤田而建,并成为来自全国各地成千上万人的新家园。这些人有的是自愿来到这里,有的是被强迫的。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这里曾是全国最大的劳改营之一。苏联时期沃尔库塔的居民达一度到到过10万,如今已不到6万人,减少了近一半。全球煤炭工业危机对这个城市的影响显而易见,因为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都与当地煤矿有关。
图片来源:Georgy Krasnikov
“我从出生就住在这里,已经快50年了”,沃尔库塔最大煤矿的工程师维克托·菲利波夫(Viktor Filippov)说,“我父亲也在这里出生,爷爷来自白俄罗斯。他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因为有人告假状被关进了劳改营,获释后就留在沃尔库塔工作,参与城市建设,后来遇到了身为共青团员的奶奶”。
这样的历史在沃尔库塔并不少见,这里一半以上居民的祖辈因斯大林时期的劳改营体系来到这里。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俄罗斯历史上最悲催的一页对开发北方起到了促进作用。
摄影:Georgy Krasnikov
“这里汇集了全国最有才华的人,有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我爷爷获释后决定留在沃尔库塔,这座城市需要他的聪明才智,他在这里成为受尊重的人”,维克托说,“因此我热爱沃尔库塔,它是我们家族的人亲手参与建设的”。
沃尔库塔的历史不仅是人类战胜严酷的北方大自然的历史,还是资源依赖型城市发展极不稳定的历史。“我小时候煤炭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全部,甚至还有单独的煤炭工业部”,维克托说,“后来上面下达指示说:煤炭利润低,破坏环境,于是各地开始停止采煤并关闭煤矿。我们这里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下子就关闭了好几座煤矿,由于失去了工作和体面的收入,人们纷纷搬往其他地区去了”。
摄影:Georgy Krasnikov
沃尔库塔郊区“北方”煤矿2016年2月发生的事故震惊了全国,数十名矿工被埋在井下。维克托说:“井下工作总是伴随着危险。最近这次事故的遇难者中有我认识的人。以前也埋葬过死在井下的朋友。”
摄影:Georgy Krasnikov
维克托的姊妹瓦莲京娜说:“我丈夫是一名矿工,我每天越来越不想送他去上班了。矿井都老化了,在下面工作越来越危险。电视上只报道大事故,小事故几乎天天都有。我们的男人不得不下井工作,因为这个城市根本没有其他工作。”
不过,沃尔库塔对煤炭行业的工人仍有吸引力。由于气候条件严酷,矿工在北方的收入要比其他地方高一倍还多。过去几年,许多东乌克兰居民为躲避战争来到沃尔库塔。他们的故乡顿巴斯也是产煤区,居民中有许多高素质矿工。“我很高兴他们从顿巴斯搬到沃尔库塔,这给城市带来了生气,给了它复兴的希望”,维克托说,“我不愿看到人们离开沃尔库塔,这座城市还没到消亡的时候”。
摄影:Georgy Krasnikov
维克托的朋友兼邻居安东·莫热伊科(Anton Mozheiko)同意他的观点。安东曾在巴伦支堡住过五年,一年半前搬到沃尔库塔的。“我在斯匹茨卑尔根群岛完全爱上了北方。回到顿巴斯除了爆炸和废墟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有人建议我搬到沃尔库塔时,我们一家人只考虑了一天就同意了。这里有工作、工资高,最重要的是北方人的性格非常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很少,每个人都愿意帮助他人。所以我认为我和家人还会在沃尔库塔呆很长久的”。
| www.tsrus.cn/65860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