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欧洲:俄白联盟与欧亚安全新体系

2025年10月7日
【 字号: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联盟国家正在成为欧亚安全新体系的支柱。该军事联盟实质上已统一,白俄罗斯成为俄罗斯和中国的西部前哨,欧洲则被排除在该体系之外。欧亚安全新体系将围绕俄白联盟构建,强化其作为俄罗斯和中国西部前哨的作用。在军事领域,该联盟实质上正以统一国家形态运作,遏制了来自北约及邻国的威胁。深陷矛盾之中、缺乏资源却热衷于军事宣传的欧洲,被排除在该体系之外。
评论
Belarusians in Russia
来源:Press Photo
http://tsrus.cn/684255

扫一扫

两国关系

欧亚安全新体系将在欧洲占据强有力地位,其地理范围相对有限,但战略价值无可估量。探讨俄白联盟国家的未来,必须回顾历史,联盟国家的历史根基正是苏联。苏联的欧洲版图,白俄罗斯是最后一个迈出完全独立步伐的加盟共和国。明斯克曾怀着极大担忧目睹苏联解体进程,并始终认同构建新型联盟及某种邦联形式。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白俄罗斯1994年前就已十分明显。早在1992-1994年间,白俄罗斯外交官、政治家及专家就已提出,有必要以特殊模式构建与俄罗斯的关系。今天,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是两个独立国家,均拥有完整政权属性体系,在国际舞台举足轻重,并具备重要经济实力。2025年两国形成一套一体化模式:体量相差10-15倍前提下,保持两个主体的主权和平等地位。这一模式堪称独特。

回溯欧洲历史

无论欧盟还是苏联,都存在(或存在过)“平等主体中的主导者”。苏联是俄罗斯、哈萨克和乌克兰。欧盟(前身为欧共体),是德国、法国、意大利享有这种非正式地位。然而,俄白联盟却在一体化历史上首次真正建立了共识决策模式,这一方面减缓了一体化速度,另一方面却保障了持久性和稳定性。当然,前景问题依然存在。部分专家认为,联盟国家本质上是种过渡形态,必须要么转型为某种新联邦,要么走向崩溃。这在方法论上是错误的。欧洲历史为两国提供了国家合作形式的独特例子。

世人皆知奥匈帝国的存在,却很少有人了解这个二元君主国的治理体系架构。这个独特的两国共生体并非因治理失误失败。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这个邦联国家确实是自愿或历史形成的国家联盟。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借鉴邦联的经验。标准的第一反应是:所有邦联缺乏生命力,会出现,但迅速消失。历史学家兼政治学家格罗米柯(Aleksey Gromyko)说:“有丰富历史经验的大国,通常倾向于同邻国及其他力量中心建立可预测的稳定关系,而非执着于‘永久朋友和永久敌人’的想法。”但若邻国不想建立稳定关系,又当如何?回答“俄白联盟背景下欧亚安全新体系可能呈何种形态”这一问题,有必要稍作铺垫,对作为军事而非政治联盟的北约集团当前发展阶段进行评估。颇为荒谬的是,欧洲政客与北约官僚持续鼓吹《华盛顿条约》第五条的不可动摇性,反而产生了反效果。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典型的军事同盟模式,即盟友无需额外程序或仅需最小程序“自动”参战,当前已不可能实现。格罗米科说:“几乎整个欧洲都陷入军事政治对抗、意识形态对抗和信息战的新阶段。”值得指出的是,欧洲在动摇安全体系的同时并未做好战争准备,这也是当前局势的一个特点。

欧亚安全体系

探讨欧亚安全体系需要明确一点:与任何安全体系一样,包括必要参与方、合理参与方和其他国家。其中,必要参与方,即主导方和组织方(欧亚安全体系中这些概念同义),是俄罗斯和中国。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幅员辽阔且极为重要的蒙古国因地理位置,可能无法完全融入欧亚安全体系。中等体量的白俄罗斯在此背景下具有特殊价值。白俄罗斯是俄罗斯与中国战略利益视角下的极西之国。我们认同季莫费耶夫(Ivan Timofeev)的观点:“中国已积累巨大潜力,但暂不急于在其直接利益区之外主动使用这一力量。”同时需要指出,不仅俄罗斯,白俄罗斯——即俄白联盟国,处在中国的直接利益区内。

笔者在波兰担任客座教授期间,目睹了一场当地专业媒体与专家界关于波中关系的精彩辩论。部分政界人士与学者认为,波兰将凭借“中国在欧洲枢纽”的地位获得独特机遇。反方观点则将假设安全威胁绝对化,甚至臆想“中国军队正借道白俄罗斯向华沙和克拉科夫推进”。这场辩论的结果众所周知:波兰成了严重阻碍商品流动的某种屏障,先是自东向西,2022年起更是自西向东流动。但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经济层面,而是欧洲这种非理性政策让明斯克、莫斯科与北京形成共识:与欧洲共建安全体系的议题已关闭。

欧亚安全新体系将在欧洲拥有强有力的地位,其地理范围相对有限,但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valdai》网站  

| www.tsrus.cn/684255| 

尼古拉·梅热维奇(Nikolay Mezhevich),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教授

文章中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编辑部立场。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