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版本
2025年6月30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活动目前是世界政治焦点。他在全球贸易事务中毫不妥协地打破既定秩序,打破世界舞台既有的力量平衡,既对美国盟友施压,也向“全球南方”主要国家(金砖成员国)发难。这都在深刻、动态且可能不可逆转地改变着国际关系格局。无论如何,特朗普的外交活动显然分为两个组成部分。第一,几乎针对全世界的强硬贸易政策。在与盟友关系中,将经济利益置于绝对优先地位,并公开提出领土主张。第二,调解的潜力或冲动,力图制止冲突、恢复和平。如有必要,可通过武力(伊朗)或对俄罗斯石油的次级制裁实现,或者通过放弃美国传统盟友实现(试图从乌克兰和欧盟转向俄罗斯)。
可以假设,特朗普的这两个政策方向是平行的,彼此没有直接联系。当然,要找到间接的修辞联系是可以的,比如宿敌间的和平,可能有助于美国在其市场上推进经济利益,等等。但一般来说,这两条路线的短期目标不同,因此各方对其认知不同。第二条路线,即调解路线,首先与“特朗普乐观主义”相关。所谓特朗普乐观主义,代表着期望出现出乎意料、几乎独一无二(一辈子只能遇到一次,且根据以往世界格局的所有逻辑不可能实现)的机会,使无休止的冲突出现改善转折。2025年初春的这些感觉,可以被称为“特朗普之春”。
自然,在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寻求调解的努力中,可以看到特朗普心理特征的特殊性(虚荣心、渴望青史留名、“结束拜登的战争”、获得诺贝尔奖,等等)。然而,对“特朗普之春”的期望,基础是更深层、更基本的价值观,即和平与保全人类生命的价值观。特朗普经常在演讲中激情地宣扬这一价值观。这看起来可能很奇怪:像特朗普这种心理特征的人,除经济利益外,竟然还能有某种价值观。但事实证明,这是可能的。这在特朗普的首个任期内就可以看到,比如在阿富汗致力于实现和平并保全美国士兵生命。诚然,宣扬和平价值观可能带有工具色彩,只是一种功利性建构,但即便如此,这一事实依然存在。正是对和平价值观和尊重生命的人类自然共鸣,构成了“特朗普之春”乐观希望的基础。
特朗普的调解努力首先集中在两个国家:以色列和俄罗斯。在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背景下,这两个国家(截至目前)实际上是世界上仅有的特朗普尚未对其做过任何不好的事情,只做过/试图做出对其有利步骤的国家。因此,这两个国家对“特朗普之春”的认知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特朗普表现的形象不是维和者,而是个失控的/狂怒的霸权者。此时作为特朗普政策基础的唯一价值观(如果能被称为价值观的话),是美国的经济利益和MAGA战略的推进。
这种“霸主的叛乱”是否可被视为一场世界革命呢?从特朗普采取行动(尤其是公开宣布的计划)的激进性及其后果看,完全有可能是。无论如何,这里清晰地体现出辩证法第二规律——量变转为质变。而本质上,质变就是革命。
另一方面,经典的革命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关,明确断言只有被剥削阶级才有革命的合法权利(可称为对革命的垄断权)。将这一观点延伸到世界政治领域,则意味着只有全球非西方国家和南方国家,即世界上多数国家,才有这一权利。按照这一逻辑,“霸主的叛乱”不可能被定义为革命。马克思主义术语中,它被明确定义为:在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加剧背景下,新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在此依然是经典理论依据。最后,关于革命的另一种解读与其“机制”有关。任何革命都必须源于革命形势,革命形势由三个参数界定:统治阶级不能维持、被统治阶级不愿忍受原有秩序、对被剥削群众的压迫加剧。再加上第四个参数——作为革命先锋队的革命政党。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讨论过这一问题。例如,在上述文章中,我们援引了个别国家的社会调查结果,其中既有西方国家,又有全球南方国家。多数国家社会舆论对特朗普持负面态度,原因可能在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许多国家公民的切实担忧,担心自己的福祉和经济利益受损。欧洲之外,2025年7月巴西金砖国家峰会(在特朗普所有行动之后)发表的宣言说:“贸易限制措施的扩散,无论是无差别提高关税……都威胁着……给国际经济和贸易活动带来不确定性,可能加剧现有的经济不平等。”
但总地来说,与以前的多数金砖宣言一样,此次金砖宣言保持了温和基调。这一话题我们也在瓦尔代俱乐部刊物中讨论过。无论如何,这句话绝不是发展中世界领导人对特朗普的强烈抗议,也不是展示组建反特朗普阵线并全面对抗他的意图。这是否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并未面临“剥削加剧”?或者只是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机构,在面对特朗普的压力和直接威胁时,选择采取低调、无冲突的立场呢?这里显然看不到革命的号召。不过,8月初情况开始变化。特朗普加征关税后,巴西已与其他金砖国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国)接触,商讨在这一问题上的协调立场。让我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本文有删减。需浏览俄文原文稿件,请登陆《瓦尔代俱乐部》网站
| www.tsrus.cn/68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