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分析:乌克兰——冷战的最后一役?

2014年3月13日
【 字号:
据《透视俄罗斯》报道,最近乌克兰国内发生的事件,包括独立广场上的抗议、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克里米亚半岛分裂、东乌克兰发生骚动,标志着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新阶段的开始。局势的发展未必一定会导致武装冲突,但新俄罗斯与欧洲的新边界究竟在哪里倒是个问题。
制图:Konstantin Maler
制图:Konstantin Maler
http://tsrus.cn/456373

扫一扫

冷战思维驱使西方不断东进

冷战的结果是苏联集团和苏联自身的崩溃。华约组织内的中东欧国家已分阶段加入欧盟和北约,下一步将是原苏联共和国。结果是这两个国际组织正逼近新俄罗斯的边界。与此同时,西方仍担心苏联会死灰复燃。去年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离职演说中就对此有过公开表述,认为新苏联可能以"海关联盟或欧亚联盟"的新面目出现。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则更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想法,他说:"失去乌克兰的俄罗斯将不再是一个帝国;拥有乌克兰的俄罗斯将自动成为一个帝国。"

俄密切与原"兄弟"国家联系系为"抱团取暖"

布热津斯基当然是位名人,但名人也会犯错。因为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帝国在一夕崩溃后重生的先例。新俄罗斯永远不会成为苏联或俄罗斯帝国。这样的意识形态条件或政治前提是不存在的。但莫斯科确实想恢复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关系。因为俄罗斯与欧盟和中国这两个世界经济中心接壤,其市场规模远非俄罗斯能比。普京有可能愿意作为平等伙伴加入其中某个经济巨头,但没人发出邀请。

成为其原料附庸,亦绝非莫斯科所愿。由此便有了统一经济空间的设想,即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组成的商品、资本、服务与劳动力的统一市场。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也准备加入这个一体化组织。今年五月,联合文件就将准备完毕。但没有乌克兰及其4500万人口和发达的工业,统一经济空间就不具备能与其他经济中心竞争的市场规模。

亚努科维奇"丢鸡蚀米"

美国和欧盟对此也非常清楚,并逐渐将乌克兰纳入其势力范围。这一进程的终点应是欧盟与乌克兰的联系国协议,它将切断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欧亚一体化之路。但原计划去年十一月底在维尔纽斯欧盟峰会上举行的签字仪式落空了。

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显然想继续与欧盟和俄罗斯讨价还价,于是决定推迟签约,并希望以此从俄罗斯获得贷款和天然气折扣形式的奖励。但当乌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人走上独立广场后,亚努科维奇几乎未作抵抗就交出了政权。取代他的乌克兰政治家迫不及待地恢复了向西方靠拢的进程,从而将莫斯科推向决定命运的抉择。

得寸进尺触及俄底线

问题是,美国和欧洲政治家对苏联恐惧幻像的再生不仅变成了对莫斯科的经济压力,还使其面临安全危机。苏联解体后,北约通过接纳东欧国家和波罗的海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迅速扩大,并已抵达俄罗斯边境。同时,其活动范围远远超过大西洋边界,进入了非洲(利比亚)、中东(伊拉克)和中亚(阿富汗)。俄罗斯的战略家永远不会相信北约不具威胁。

更让他们担心的是,未来在向北约漂移的乌克兰境内会部署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从而让俄罗斯的主要军事王牌陆基导弹形同虚设。最后,让莫斯科难以接受的是,与俄罗斯共同构成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中坚的乌克兰,转而投身于西方文明和大西洋文明羽翼之下。考虑到过去350年来两国共为统一机体,以及两国居民极为紧密的感情联系,乌克兰的"离开"将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国内政治问题。

西方是否会牺牲乌克兰放弃克里米亚?

因此,对于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俄语居民(占当地居民的90%)成为俄罗斯一部分的愿望,俄罗斯别无选择。将于3月16日举行的克里米亚人民公投的结果也可想而知。看来,西方明白乌克兰的"离去"令俄罗斯极为不快,因此已预测到以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作为"安慰奖"的结局。否则,西方软弱无力的反应很难理解。虽然欧盟宣布终止俄欧互免签证谈判和新合作框架协议谈判,但这些谈判止步不前已经不是头一年了。

西方威胁不来索契参加G8峰会无关痛痒。与此同时,经济制裁也未实施。美国表示要对俄罗斯官员实施签证制裁,但名单至今未能出炉。冻结军事合作?那好吧,我们本来在莫斯科郊区举行的"坦克冬季两项比赛"中就不会看到美国军人的身影。只有四名俄罗斯农业专家原定对美国的访问被取消。

世界亟待建立新秩序

是的,当叙利亚、伊朗和阿富汗问题仍存在时,没人愿意承受经济损失,关闭与莫斯科谈判的大门。克里米亚只是危机的一部分,非常小的一部分。目前尚不清楚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命运将会如何,那里同样有大量不愿服从亲西方政府的俄罗斯族居民。

但更重要的是理清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双方从未摆脱冷战心理。最后,还存在一个建立世界新秩序的问题,中东、北非及现在的乌克兰危机均毫无疑问地证明了这一问题的存在。

| www.tsrus.cn/32837 |

 

本文为《透视俄罗斯》专稿

作者:安德烈•伊利亚申科(Andrei Ilyashenko)

文章中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编辑部立场。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