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谨慎看待后18大时期两国关系发展

2012年12月13日
【 字号:
于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再次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即俄中两国关系应该密切到何种程度?是否能与中国成为平等的伙伴?

扫一扫

点击查看大图制图者:Natalia Mikhaylenko

全世界正在目睹一个新的超级大国的诞生,但这一过程并不平静。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各方面关系的定位。鉴于目前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很难抹去两国关系中“主导”与“被主导”的印象。

俄罗斯应该与中国保持谨慎的关系,原因有三:

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Vladislav Inozemcev), 经济学博士、后工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首先,出于纯粹的经济原因。在目前情况下,与对欧出口相比,俄罗斯对华出口的“原料”特点更为明显(2011年,石油、木材和金属在俄罗斯对华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为74.2%,而对欧洲为62.8%),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则是早就应该自给自足的工业品。因此,扩大两国经贸往来意味着俄罗斯去工业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并将最终导致整个现代化进程的失败。例如,广泛宣传两国2009年通过的《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同中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就是最好的证明。根据该规划,中方获得了俄罗斯联邦6个地区的矿产开发权,但在俄罗斯境内成立加工厂时却并没有投入一分钱。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合作前景同样不明朗。中国并不具备发明高新技术的能力,只能通过进口,那么为什么不购买“第一手”产品呢?如果对“新工业化”进行认真思考就不难发现,弹道不正是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工业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其次,出于一般政治性原因。中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并不打算采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效仿中国的路线,俄罗斯将脱离现代化进程,并受困于形形色色的独裁者感觉舒适的上海合作组织忠。同时,为了与北京交好,莫斯科将不得不牺牲自己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如同任何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一样,中国很快会受到质疑和集体排挤,并取代美国成为令欠发达小国望而生畏的国家。俄罗斯希望从这一定位中获得什么好处呢?

最后,出于地缘政治原因。现在,各方都在讨论俄罗斯定位于太平洋地区的发展战略。尽管笔者支持“定位欧洲”的发展方向,但并不质疑“定位东方”所带来的益处。然而,为什么“东方”仅指中国?难道俄罗斯探险家们发现的新大陆只是满洲里,而非阿拉斯加?在太平洋地区实施面向东方战略,俄罗斯将不可避免地来到西方。如果偏远边疆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够达到乌拉尔和欧洲部分的水平,那么俄罗斯的整体实力确实会得到提高,但难道只有借助中国的力量才能做到这一点吗?远东地区应该成为俄罗斯的“加利福尼亚”,俄罗斯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应该如同在波罗的海一样稳固,但笔者认为,与依赖中国的帮助相比,没有中国的参与可能更容易成功。

在建设与中国的关系时,俄罗斯应该更清楚界定自己的国家利益。笔者认为,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完全不在动辄指责美国,而在于,一方面需要调动一切必要的技术和财政资源实现经济现代化并克服对原材料的依赖,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与强大的民主国家建立稳固联盟来保障自身安全。中国不会帮助俄罗斯解决以上任何问题,因此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证实,不需要将外交政策的天秤偏向中国。

中国更热衷于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建立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俄罗斯发展远东地区所需技术的最重要的潜在提供者应该是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并有意在远东地区建立不依赖于中国的独立工业中心的国家。这些国家众所周知,即日本、韩国和美国。正是这些国家可能成为俄罗斯在太平洋地区的主要伙伴。俄罗斯需要争取努力使日韩两国成为发展西伯利亚重工业的主要推动力。

为此,俄罗斯需要在外交政策方面进行象征性地调整。俄罗斯能够更加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推进朝鲜半岛一体化进程,这一点也完全符合俄罗斯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应该与日本达成和平协议,并在确定经济合作和政治伙伴关系利益的基础上向日方移交部分有争议的千岛群岛岛屿,这不应被视为对国家的背叛,而是对国家利益的捍卫。最后,可以在双边和多边框架下提出与美国进行合作的方案。笔者强调,远东地区成为日韩美制衡中国发展空间是俄罗斯在该地区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中方实际完全无意发展远东地区。在政治上,可以形成莫斯科-冬季-新德里轴线,这将成为确保亚洲地区安全的基本要素。

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这种转变可以体现为在未来建立名为“北方联盟”的组织。该组织可以联合欧盟、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世界素有工业发达的民主国家,其实力将是全世界范围内没有先例。

作者观点不代表《俄中评论》立场

来源:《星火》

作者: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Vladislav Inozemcev)

文章中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编辑部立场。
《透视俄罗斯》网站及其所有方《俄罗斯报》拥有网页发布所有信息和资讯的完全版权。未经过《透视俄罗斯》网站编辑书面同意禁止转载。联系邮箱:info@tsru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