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按照中西伯利亚的标准,石泉通古斯卡河附近的区域可算是荒无人烟,距离其最近的大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距离莫斯科以东3352公里)位于向南的640公里之处。1908年6月30日,在后来被称为“通古斯陨石”的天体降落此处并发生巨大爆炸之时,中心区域并没有人。
可以说,这幸运之极。因为据科学家估计,此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1000-4000万吨TNT当量,即一颗中型氢弹。爆炸冲击波使周围40公里半径范围的树木被全部摧毁,800公里以外的村庄都可以听到爆炸声,整个西伯利亚大地都在战栗。爆炸第二天,整个北半球磁暴肆虐,在天空中可以看到奇怪的闪光、夜光云和极光。
直至1927年,科学家们才对通古斯爆炸地区进行了首次严肃的科学考察,而此时已是苏维埃政权时期。
有关通古斯陨石(暂定名称,因为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坠落的天体为陨石)性质的争论持续至今。首先,没有一支科考队在对爆炸地区土壤进行研究之后,能够在坠落地点发现陨石坑(应该非常巨大),或者发现可以肯定被称为坠落痕迹的物质。事实上,巨大的天体在爆炸之后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石泉通古斯卡河上空的爆炸究竟为何?如今,对于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说法——陨石或冰彗星。包括物理学家根纳季·拜宾(Gennady Bybin)等在内的学者是彗星说的支持者,研究通古斯大爆炸已超过30年。他解释说,爆炸没有留下碎片或陨石坑,是因为构成彗星的冰受到地球大气层的压力和摩擦产生的热量而在爆炸中被完全摧毁。
另一方面,还有一种说法是陨石的痕迹是存在的。2012年,博洛尼亚大学的意大利研究人员在曾提交出假设,认为距离爆炸中心不远处的切科湖就是陨石坠落造成的弧坑。然而,2016年初,俄罗斯科学家已确定,这处湖泊早在爆炸之前就已存在。
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空间科学院的物理学家伊万·穆尔基诺夫(Ivan Murzinov)提出,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的角度并非直接重装地面,而是“沿切线”擦过。他认为,爆炸之后的碎片可能已经飞散至距离震中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之外,“落入大西洋,甚至再次进入太空”。
在大多数科学家对“陨石还是流星”的难题争论不休时,许多其他说法也开始出现。少数研究者认为,通古斯陨石事实上是一些反物质,因在撞击地球上释放出能量而完全消失。鉴于人们对反物质仍知之甚少,因此无法肯定证实或推翻这一说法。
也有人认为,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是此次1908年空中爆炸的“肇事者”。他从自己位于美国的实验室向阿拉斯加地区发射了强大的“能量弹”,以测试自己的新发明,但结果“打偏了”。根据这一说法,实验失败的特斯勒被灾难性的后果吓坏了,因此选择了沉默,以隐瞒自己与通古斯爆炸之间的关系。
“大约30%的研究者认为,这是陨石。还有同样数量的人认为这是彗星撞击地球。另外40%的人则提出多种假说,其中不乏奇思异想,”伊万·穆尔基诺夫在总结科学家关于通古斯爆炸的各种假说时说道。
| www.tsrus.cn/657783 |
本文由《Russia Beyond The Headlines》编辑部即TV-Novosti自治非盈利机构项目准备